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今天,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北京開幕。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耀鵬在致辭中指出,網絡文藝已成為當下中國文藝創作的生力軍、文化供給的主渠道、文明傳播的新高地。他強調,面向新征程,網絡文藝應展現新作為、新氣象:一是要主動從“兩個結合”中尋根,從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探源,自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作生產全過程;二是要站穩人民立場,聚焦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三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鮮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賦予中華美學精神以現代性的審美表達;四是要以數字技術為舟、智慧創意為槳,講好中國故事,在網絡文藝新賽道上跑出好成績,努力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在致辭中表示,文學作為各種藝術門類的母體,要為網絡視聽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內容加持。他指出,茅盾文學獎作品《人世間》的改編刷新收視紀錄,《我的阿勒泰》《繁花》等文學改編成為現象級作品,文學與網絡視聽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新趨勢。他強調,文學與網絡視聽應“雙向奔赴、相互賦能”,一方面要暢通從文學IP到影視、微短劇、游戲、動漫等多形態產品的產業鏈條,為影視創作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網絡視聽的多媒介呈現也極大地擴大了文學的社會影響力。他呼吁行業抓住數智化時代的新機遇,以更多有筋骨、有力量、有溫度的文學力作,共同打造當代中國文化的新景觀。
開幕式上,“2025‘北京大視聽’網絡視聽精品項目”片單、北京大視聽“追光計劃”國際微短劇大賽的階段性成果發布。
本屆大會為期兩天,以“視聽潮涌 文藝生輝”為主題,著力打造視聽藝術價值引領平臺、產業融合生態聚合平臺、視聽技術賦能創作平臺。大會期間將舉辦6場主題研討、創作者之夜、網絡視聽藝術大會打卡等多元活動,議題覆蓋網絡綜藝、網絡劇、微短劇、新大眾文藝等行業熱點。
大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廣電局主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