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天,美日印澳這四個國家搞了個聯合動作,挺引人關注的。他們打著“打擊非法捕魚”和“保障海上安全”的旗號,讓各自的海岸警衛隊人員一塊登上了美國的巡邏船“斯特拉頓”號,搞了個所謂的“船上觀察員任務”。不過,中國專家們看得明白,這表面上是多國合作,骨子里還是美國在想法子維護自己在印太地區的海上老大地位,目的是要壓一壓中國在海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說白了,就是美國拉上幾個伙伴搞“小圈子”,想繼續當海上霸主。
還有一個事情要說一下,魯比奧透露,當天晚些時候,約有30至40家來自QUAD成員國的企業,將在美國國務院舉行會面,探討供應鏈多元化等合作方向,重點涉及當前由中國主導的關鍵礦產領域。
但這個“小圈子”(也就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內部,其實也是矛盾重重,各有各的小算盤。澳大利亞這邊就挺鬧心的,美國一個勁催它多掏錢搞國防,可自己牽頭的美英澳核潛艇項目(奧庫斯)又卡在技術審核上,進展不順。澳總理阿爾巴尼斯最近干脆挑明了說,澳大利亞的國防政策得自己說了算,不會對美國唯命是從。連路透社都分析說,這幾個國家之間貿易上也有摩擦,大家想要的東西也不完全一樣,這個聯盟的“粘性”正在下降,沒那么鐵板一塊了。
日本和印度作為成員,心思也不太一樣。日本自己也被美國逼著增加軍費,加上看到澳大利亞在核潛艇項目上的困境,對QUAD的熱情也在降溫。印度呢,則因為美國老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指手畫腳,跟美國鬧別扭,對QUAD的信任也打了折扣。有智庫就分析,QUAD現在更多是靠美國喊喊“零成本領導力”之類的口號撐著,實際上拿不出太多真金白銀的、讓大家都受益的合作項目。
雖然這四個國家的外長們剛開了會,再次強調要搞什么“自由開放的印太”,但會上也是各說各話。日本擔心太聽美國的會丟掉自己的獨立性,印度則更看重和俄羅斯的老交情。結果呢,會議開完,在具體的軍事合作上啥新協議也沒談成。
都2025年了,美國還在搞小圈子,用所謂的全球關稅戰,隨意收割他國財富!而中國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接軌。
王毅外長最近一周在歐洲三國展開密集訪問,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中歐高層對話,接著飛赴德國和法國。在布魯塞爾,王毅和比利時首相德韋弗見面時特別強調,中歐應該像伙伴一樣合作,不能總盯著分歧。德韋弗也回應說,比利時作為歐盟總部所在地,愿意在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上和中國加強配合。
這次訪問期間,中歐剛重啟了中斷兩年的高級別戰略對話,還安排了中德、中法之間的定期交流機制,看起來雙方都希望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給彼此吃顆“定心丸”。
有分析指出,中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密集訪歐,既是紀念中歐建交50周年,也是想在中美博弈中爭取更多歐洲國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