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之下,已經有國家開始陸續服軟低頭,唯獨日本,偏偏挺直了腰板,態度異常強硬,這讓外界很是疑惑...
(加拿大對美國“屈服,愿意取消數字服務稅)
1、加拿大“屈服”,態度180度翻轉
就在上周,我們又見證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特朗普式"貿易談判大戲。6月2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飆,說因為加拿大非要搞什么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中斷所有貿易談判。結果才過了兩天,加拿大總理卡尼就乖乖給特朗普打電話認慫,宣布取消原定6月30日生效的數字服務稅。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直接用了"屈服"這個詞來形容加拿大的態度轉變,她說這是"美國科技公司的重大勝利",還把這功勞全算在特朗普的強硬談判風格頭上。
說實話,這個數字服務稅到底是個啥?
(加拿大若征收數字服務稅,美國一眾科技企業都會受到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加拿大想對谷歌、亞馬遜這些美國科技巨頭在本國的數字業務收稅。但特朗普直接就把這當成了針對美國企業的"歧視性稅收"。
不過也得說說加拿大這邊的考量。加財政部在聲明里說,取消數字稅是為了"推進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還定了個7月21日前達成協議的小目標。這說明什么?說明加拿大確實扛不住美國的壓力了。畢竟美加貿易額那么大,真要鬧僵了,加拿大損失更大。
2、歐盟硬剛:不準美國動我們的奶酪
而就在加拿大“屈服”的同一天,歐盟那邊卻上演了一出"硬剛特朗普"的大戲。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雷尼爾6月30日直接放話:《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這些歐盟自家的數字立法,根本不在與美國的談判議題之列!這態度,簡直就是在跟特朗普說:"別想動我們的奶酪!"
(特朗普瘋狂“薅羊毛”,歐盟打算硬碰硬)
但特朗普早就放話威脅:如果7月9日前談不出個結果,就要對歐盟商品征收50%的關稅!要知道,現在美國對歐盟鋼鋁產品已經征了50%的稅,汽車領域25%,其他商品10%。這要是再加碼,歐洲企業還怎么活?
歐盟直接派出了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7月1日直飛華盛頓,準備跟美國貿易代表硬碰硬。而且歐盟技術代表團已經提前抵達,看來是要打一場有準備的仗。
歐盟之所以這么硬氣,是因為這是歐盟數字主權的核心,關系到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權。要是這個口子開了,以后還怎么管谷歌、蘋果這些美國巨頭?所以歐盟這次是鐵了心要守住這條紅線。
3、日本寧愿餓肚子,也不吃美國飯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將矛頭對準了日本。
日前,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體上點名日本,掀開東京的遮羞布,稱日本已經陷入嚴重米荒,卻還在苦苦支撐拒絕進口美國大米,這讓特朗普十分不滿,在他看來,這不就是存心和美國過不去嗎?
(日本陷入米荒,超市開始對大米進行限購)
日本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因為美國對其施加的汽車關稅,高達25%的稅率讓日本車企叫苦不迭。更要命的是,特朗普還有繼續施壓加征關稅的意思,所以,在日美關稅談判中,日本堅決不讓步,導致談判陷入僵局。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卻提出讓日本多買美國石油來平衡貿易逆差——這腦回路,果然很清奇。
事實上,這場貿易博弈背后,其實是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延續。在他看來,日本不買美國大米就是"被慣壞了",進口汽車比出口多就是"不公平"。這種簡單粗暴的貿易觀,讓傳統外交人士直搖頭,但確實迎合了部分美國民眾的心理。
現在最大的懸念是:日本會像加拿大那樣"屈服"嗎?還是會像歐盟一樣硬剛到底,那樣的話,恐怕就要繼續餓肚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