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6月27日,特朗普宣布因加拿大征收數字服務稅,美國終止與加所有貿易談判;同日,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勒令海康威視停止在加運營。兩件事,將加拿大置于國際輿論焦點。
特朗普(資料圖)
加拿大征收數字服務稅,早在2020年就已提出設想,歷經數年籌備,于去年6月正式立法通過。該稅規(guī)定,針對全球年收入超7.5億歐元且在加拿大數字服務收入超2000萬加元的企業(yè),對其向加拿大用戶提供數字服務或出售加用戶數據的收入,征收3%的稅,應稅收入追溯至2022年。議會預算官員預計,此稅在五年內將為加拿大帶來72億加元收入。從表面看,這一舉措直擊美國科技巨頭利益,亞馬遜、谷歌、Meta等企業(yè)都在受影響之列。
面對特朗普的強硬態(tài)度,加拿大國內起初也有不同聲音。加美關系顧問委員會成員、參議員哈桑?優(yōu)素福認為特朗普只是施壓,不必理會;經濟學家吉姆?斯坦福主張將數字服務稅稅率提高至25%,與美國對加拿大鋼鋁和汽車產品的關稅相等,以向特朗普施壓。但僅僅兩天后,6月29日晚間,加拿大財政部在數字服務稅即將生效前數小時,突然宣布取消該計劃。財政部新聞稿稱,卡尼與特朗普已同意恢復談判,爭取在7月21日前達成協(xié)議。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直言,加拿大總理向特朗普“屈服了”。
幾乎在對美數字服務稅問題表態(tài)的同時,加拿大政府于6月27日以“國家安全”為由,命令海康威視加拿大有限公司停止在加運營并關閉業(yè)務。加拿大工業(yè)部長梅拉妮?喬利在社交媒體發(fā)文稱,這是政府依據《加拿大投資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的結果,認定海康威視繼續(xù)運營將損害加拿大“國家安全”,且此決定是基于安全和情報機構信息,經多步驟審查作出。喬利還宣布,加拿大禁止政府各部門和機構采購海康威視產品,并對現(xiàn)有設施審查,確保不再使用該公司設備。
特朗普(資料圖)
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28日聲明,對加政府決定強烈反對并深表擔憂,稱加政府有關“國家安全”的指控毫無根據,決定罔顧事實,缺乏程序公正和透明,似乎是受母公司原籍國因素驅動,而非基于網絡安全因素評估技術,反映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對中國企業(yè)的不合理偏見。海康威視強調,自2014年在加成立以來,為加拿大經濟提供支持,創(chuàng)造數千就業(yè)崗位,產品符合安全要求,遵守加拿大法律法規(guī),且在審查中充分配合,但加政府仍強行作出決定。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fā)言人也指出,加政府此舉嚴重損害中國企業(yè)合法正當權益,干擾破壞中加正常經貿合作,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加拿大此番對中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背后有著復雜的動機。在對美關系上,經濟因素至關重要。加拿大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極高,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加拿大進口美國商品額達3490億美元,是美國商品的最大買家;同時,加拿大對美出口商品總值4130億美元,是美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國。特別是能源大省阿爾伯塔,對美國能源出口依賴高達80%。這種深度的經濟依存關系,使得加拿大在面對美國貿易威脅時,很難真正堅持強硬立場。取消數字服務稅,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與美國爆發(fā)全面貿易戰(zhàn),保住自身經濟利益。
貿易(資料圖)
在政治層面,加拿大政府可能希望通過對美國科技公司征稅,在國內展現(xiàn)強硬姿態(tài),贏得選民支持。但當美國以終止貿易談判相威脅時,加政府權衡利弊,選擇妥協(xié),以維護與美國的整體關系,畢竟美國在軍事、政治等多方面對加拿大有著重要影響力。而在對華方面,加拿大對海康威視的制裁,更多是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試圖迎合美國的對華政策,在國際舞臺上表明立場,以鞏固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同盟關系。但這種罔顧事實、毫無證據的制裁,不僅損害了中加正常經貿合作,也暴露了其在外交決策上的不獨立性和對中國企業(yè)的偏見。
加拿大近期在外交上對中美采取的不同行動,以及迅速對美國服軟的表現(xiàn),凸顯了其在復雜國際局勢下外交政策的矛盾性與搖擺性。未來,加拿大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與平衡對外關系間找到出路,仍有待觀察。而其每一次決策,都將對加美、加中乃至全球經貿格局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