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征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征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并試圖施壓阻止。同一天,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考慮從加拿大追加征收20億美元的“數字服務稅”。對此,加拿大方面尚未作出回應。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的帖子中還抱怨,加拿大是“一個非常難與其做貿易的國家”,比如多年來向美國乳制品征收“高達400%的關稅”。另外,他說,加拿大征收數字服務稅“明顯是在仿效歐盟”,且后者也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有這類稅收機制,歐盟也制定了《數字服務法》。特朗普2月簽署一項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重啟對數字服務稅的相關調查。
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就像個情緒晴雨表,這次他的怒火直指加拿大。按照加拿大的數字服務稅政策,亞馬遜、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需要在月底前向加拿大繳納高達20億美元的稅款。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這些科技公司的老板,突然被告知要額外繳納這么一大筆稅款,肯定會立刻向白宮施壓吧?果然,特朗普直接點名批評加拿大"模仿"歐盟做法,稱這是對美國的"直接且公然的攻擊"。這位商人總統的談判策略似乎永遠是:先給對方一記重拳,再談條件。
特朗普的憤怒并非源于“不知情”——真相恰恰相反。早在2022年,加拿大就已釋放出明確信號:數字服務稅勢在必行。只是由于華盛頓的持續施壓與技術性拖延,開征日期一再被推遲。6月26日,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明確宣布30日正式開征,留給美方的緩沖期已歸零。按常理說,美加兩個市場之間的稅收爭議,應通過《美墨加協定》設定的磋商程序解決——協定中白紙黑字寫著“75天內必須談判”。但特朗普政府的回應卻是“繞過所有渠道,直接發推斷談”,這不僅是一種策略的選擇,更是對規則赤裸裸的蔑視。
特朗普(資料圖)
某種程度上說,加拿大政府的這種思路可能是正確的,但問題就出在加拿大政府操之過急,直接一頭撞到了特朗普政府的槍口上。本來渥太華當局想以此作為談判籌碼,沒想到特朗普直接叫停一切談判,這下加拿大恐怕會有些著急了。但事情并非沒有轉機,特朗普這個人最喜歡搞極限施壓的那一套,先擺出一副掀桌子的姿態,然后在談判中討價還價,這是他慣用的做法。特朗普要是真的不和加拿大談,不僅會讓加拿大付出代價,美國自己也不會安然無恙。
加拿大總理卡尼的回應謹慎克制:“將繼續為加拿大人最大利益談判。”但內閣連夜召開危機會議,消息人士透露現場火藥味彌漫。加拿大稅務局已通知500余家跨國企業注冊數字稅賬戶,屏幕上的“數字公平”標語在記者會上格外刺眼。國內分裂迅速顯現。安大略省長福特公開呼吁卡尼放棄征稅;加拿大商業委員會CEO戈迪·海德警告“棄稅才能保談判”。但溫哥華街頭抗議者高舉“不對硅谷妥協!”的標語,年輕創業者在社交平臺力挺征稅:“我們創造的利潤就該留在本地!”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這波操作,也算是給別的國家敲響警鐘。特朗普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美國說不談就不談,說加稅就加稅,誰敢挑戰就收拾誰。這件事還沒結束,加拿大政府正在想辦法,能不能和美國重新坐下來談談。但特朗普的態度很明確,這次不輕易松口,要讓加拿大長點記性。現在大家都在等7天后的結果,美國會不會真的下狠手,加拿大又怎么應對。這場貿易風波,已經成了2025年國際關系中的一個大看點。總之,這回加拿大碰上特朗普的鐵拳,吃了不小的虧。未來怎么收場,還得看兩國后續怎么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