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日本那“小日子”過得著實不錯。可如今,還真是要打個問號。要是回到80年代,我肯定毫不猶豫地說“那必須不錯”;到了90年代,“還行”是比較貼切的回答;2000年以后呢,“還湊合”差不多就是答案;但要是現在問我,我只能說“不一定”。
拋開那些偏見,靜下心來觀察,日本雖說依舊穩坐世界頂尖發達國家的行列,可它的經濟已經停滯二十多年啦。這就難免讓人忍不住琢磨:日本還擔得起“發達國家”這個稱號嗎?在我看來,這事兒得從多個維度好好分析分析。
宏觀經濟:增長曲線不再輝煌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日本目前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短期內這個經濟地位確實難以被撼動。不過,看看縱向對比的數據,就挺讓人感慨的。2021年日本人均GDP是3.93萬美元,在全球排第26位,乍一看挺不錯。可誰能想到,早在1995年,日本人均GDP就達到4.42萬美元的巔峰了。這近三十年,日本經濟就好像掉進了“高位停滯”的怪圈,一直沒什么大起色。
但光靠人均GDP來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國家,其實不太嚴謹。就像卡塔爾,人均GDP高達6.8萬美元,在全球排第八,可因為產業太單一,就沒被歸到發達國家里頭。這就說明,產業結構才是更關鍵的評判標準。
產業結構:三大支柱走向黃昏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占比都超過60%,日本在這方面挺突出,占比超過70%呢。像動漫產業能貢獻18%-25%的經濟比重,數字媒體行業也占15%-17%。不過,繁榮的背后,危機已經悄悄冒頭了。
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賽道掉隊,豐田、本田這些日本頭部車企,銷量上看著還行,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全面落后啦。現在全球新能源車的占比越來越高,日本汽車產業面臨的狀況,就像當年的諾基亞,形勢可不樂觀。
動漫產業陷入創新乏力的困境,上世紀80-90年代,《龍珠》《火影忍者》這些經典動漫IP火遍全球。但現在呢,日本動漫劇情越來越同質化,創新也跟不上,全球影響力正被美漫、國漫分走不少。
數字媒體游戲產業走向潰退,日本游戲產業曾經和半導體一樣厲害,堪稱“雙子星”。但2000年以后,就漸漸不行了。任天堂主機的配置比不上微軟Xbox和索尼PlayStation,索尼的游戲業務也被微軟這樣的PC端和移動端游戲巨頭不斷蠶食。
民生現實:發達國家的"反面教材"
要是說經濟數據上日本還能維持點發達國家的體面,那日本國民的生活現狀,可就跟發展中國家有得一拼了。
過勞社會,在東京、關西經濟圈,白領們加班那是常有的事兒,“超級加班”都快成常態了。年輕人都自嘲是“社畜”,甚至還有些人直接選擇逃離主流社會,成了“躺平族”。
消費困境,日本總務省的數據顯示,年輕單身者每個月平均開銷15.5萬日元,可收入也就10-20萬日元;中年家庭每個月支出得28.09萬日元,日子還過得緊緊巴巴的。更麻煩的是,日本很多女性婚后就不工作了,家庭經濟壓力全壓在男性一個人身上。
生育危機,高房價、高教育成本,讓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與其活得那么累,不如一個人自由自在”,這話成了不少日本青年的生活寫照。
日本現在這情況挺奇怪的,宏觀數據看著還是發達國家的樣子,可微觀層面的民生狀況,卻滿是發展中國家的影子。當它的三大支柱產業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不能在新的領域取得突破,這個曾經創造經濟奇跡的國家,還真有可能面臨“降級”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