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過造手機轉行造汽車,沒聽過轉行造小電驢的。
最近有消息稱,在非洲以賣手機稱霸的傳音,要開始進軍兩輪電動車市場了。
消息一出令不少行業人震驚,這轉行跨度非同一般。
雖然消息并未被證實,但是曾經雄踞非洲手機市場十余年的傳音業績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2025年Q1財報暴露盈利危機,盡管130億營收守住基金盤,但4.9億凈利潤同比驟降30.4%,創三年最大跌幅。
回望2024年,傳音增長動能明顯減弱。
2024年傳音經營性現金流遭遇腰斬級縮水,僅有31.43億,同比萎縮45.5%(凈減少26.22億),相當于日均失血718萬元。若此趨勢延續,Q2自由現金流或將轉負。
轉行能拯救傳音下滑的業績嗎?
傳音在非洲手機市場稱雄的傳奇,始于竺兆江。
在建立傳音前,他在波導任職,那時,竺兆江發現非洲手機市場只有三星、諾基亞等少數品牌,手機的需求還很大。
于是他提議到非洲發展業務,但他的想法沒有得到波導的認可。
竺兆江心想:既然這樣,為什么我不可以自己干呢?
說干就干,2006年,竺兆江從波導離開自己創業,成立傳音,全力押注非洲這片新興市場。
非洲地區的信號差,經常會出現某個SIM打不通的情況,因為沒有錢多買手機,于是,大部分非洲人只好準備兩到三張手機卡,但來回換卡,很是麻煩。
于是,傳音根據非洲市場用戶對多卡操作的強烈需求,設計出了雙卡槽功能的手機,并將品牌命名為“Tecno”。
Tecno的功能,解決了非洲人電話打不通,找人難的問題。這種功能手機上市后,就引發了搶購熱潮,在非洲的市場大受歡迎。
緊接著,傳音再進行一次創新,打造出三卡三待甚至四卡四待的多槽功能手機。
與此同時,傳音組建200人的團隊,針對撒拉哈以南的非洲地區,對產品進行特制化設計。
傳音推出內置音樂流媒體平臺Boomplay,并配備專業的擴音器系統,還隨機贈送入耳式耳機,讓非洲用戶不管是外放音樂還是戶外活動都能盡情地享受音樂。
傳音最為特色的便是它的影像功能,能夠準確讓黝黑皮膚的非洲人,在低光環境下也能拍出令人滿意的照片。
但更厲害的還是傳音的營銷策略。
不管是偏遠地區還是繁華地段,甚至在無信號的地方,都能看到傳音的廣告牌。傳音的燈牌廣告,還專門放在電力薄弱,晚上經常沒電的地方。
每當夜晚的燈光亮起,傳音的燈牌廣告成為他們黑暗中的唯一光源。
采用這種廣告不但達到了宣傳效果,同時還提高傳音的品牌形象。
此外,傳音緊緊抓住非洲人民的消費低的特點,以低價作為賣點,同時推出“買機送雞”的限時好禮。
這一營銷策略讓傳音晉升為非洲手機市場的老大,在2018年占據非洲的一半的手機市場,占比達到48.71%。
2019年,傳音掛牌上市了,當天市值就直接沖到了477億。
隨后,傳音的業績持續增長,展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23年Q2傳音首破全球智能機五強封鎖線,此后連續4個季度穩居Top5陣營,成為第一個進入非洲市場的本土化品牌。
進入2024年,傳音第一季度直接沖上全球出貨量TOP3,在非洲市場更是殺穿全場,市占率登頂,拿下歷史最好戰績。
不過,商場競爭激烈,一不小心,就可能面臨市場份額被逐步侵蝕的風險。
2014年到2019年期間,小米、oppo、vivo與oppo旗下的realme,陸續進入非洲市場。
剛開始,他們只是想把中國成功的模式照搬過去,沒有想過根據非洲人民的特殊性去塑造品牌,所以并未做出卓越的成績。
直到2024年,傳音躍居世界排名第三的消息傳出,傳音模式被業界關注。之后,國內多家品牌也開始紛紛效仿傳音。
2024年,小米“低價高配+本地化系統+瘋狂營銷”在非洲布局,同時推出新品Redmi,其定價低于傳音同類產品,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非洲用戶。
面對小米銷量激增38%的攻勢,傳音增長節奏被打亂,差距迅速拉大。
除了小米,real me的增長勢頭同樣迅猛。
real me采取同樣的性價比策略,推出Note 50、C53等多款產品,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達到70%的增長率。
多品牌的進攻讓傳音措手不及,而對于傳音而言,2024年似乎也是多事之秋。
隨著2024年全球存儲芯片價格的上漲,也就意味著手機原材料上漲,這對于利潤本就薄弱的傳音而言,無疑是個挑戰。
而此時,高通還突然對傳音進行了訴訟,理由是傳音侵犯了其4項通信基礎專利。
同時,公司的元老級人物,在位超10年的CFO肖永輝,突遭留置。直到一周半后,肖永輝才被解除留置,具體緣由至今尚未披露。
這些事件導致傳音股票迅速下跌,市場估值直接縮水,股價降到最低點71.2元/股,公司運營雪上加霜。
不過,傳音也沒有坐以待斃。
面對同行的圍剿沖擊和全球供應鏈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傳音作出了應對策略。
首先,在供應鏈材料成本上升的問題上,傳音正努力改變其低價低端的市場定位,向高端領域轉型。
2024年8月,傳音推出折疊屏概念手機。
但因工藝尚未完善及質量控制存在缺陷,導致市場反響未達預期,加上市場推廣受限,最終未能取得有效成果,項目被迫終止。
其次,傳音以非洲為跳板,還將業務拓展到了東南亞、南亞、中東和拉美等市場,通過營銷加碼復制其成功模式。
然而,傳音還是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局。
這也因此導致傳音在非洲的市場地位下降,營收的大頭也不再是遙遙領先。種種跡象顯示,傳音正經受著近年來的最大挑戰。
那么,缺少核心技術競爭力,性價比已不占優勢的傳音又該如何突破困境?
或許重新開拓新的市場版圖,轉戰賣電動車,似乎也是傳音的一條退路。
不管如何,傳音的未來都充滿挑戰與未知。
希望傳音能夠憑借多年積累的市場經驗和對國外市場的布局,突破困境,沖出重圍,繼續書寫自己的傳奇,為中國品牌在國外市場創造新的篇章。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周刊:《“非洲之王”,被小米們偷了家?》
2、每日經濟新聞:《從虧損到不斷漲價:誰救了存儲芯片》
3、證券之星:《傳音控股Q1凈利跌超6成,非洲市場增收乏力,新興市場拓展受阻,多元化成效不顯》
作者:清子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