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以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熟的金融市場、穩健的經濟基礎、豐富的投資機會著稱。今年年初央行明確表態要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表達了頂層設計層面首次公開宣示以實際資金支持香港地區發展的堅定立場。作為全球資本進入內地的樞紐和內地資本出海的前站,在全球資本看向中國、看好中國的當下,香港地區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內地資金持續大量涌入
從各個方向與渠道涌入香港地區的內地資金,對香港助益極大。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上半年,香港有價值900億美元的內地資金涌入,創下新紀錄,也讓香港股市由此獲益,上漲幅度超過20%,表現上佳,于全球市場排名前列,于亞洲地區只略低于日本。
僅通過滬港通進行交易的內地投資者,就占香港地區每日股票成交量的50%,而在2024年初,這個數據為30%左右。多家機構預測今年香港市場的新股集資額將在1000億港元至1600億港元區間,遠超以往。可以說,內地資金重新定義和充盈了香港股市的生態。
其對香港經濟的助力還在于,北京往返香港的航班不時換成小飛機的現象徹底消失,香港中環一帶的高檔酒店和餐廳從門可羅雀變回一位難求。普通人也能在香港找到適宜的投資機會,今年以來,港股、定存、港險三大投資領域的數據全部飆升。
穩定重返全球競爭力第三
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獲得99.2高分的香港地區全球競爭力上升兩位,為全球第三,這也是2019年后香港地區首次重返全球競爭力排名三甲。在評選過程中,香港的各項指標排名靠前,最終匯成“穩定”的關鍵詞,這是香港地區最重要的優勢。
香港地區市場有著全球資本最想要的穩定,中國和美國的激烈角力需要留下一個事實上的緩沖地帶,美國并沒有對香港地區停手,但也下重手,而是留下了一線空間,香港地區憑此成為全球資本競相涌入的熱土。歐美資金特別是長期資金駐留香港避險的同時也在積極找尋機遇,比如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0萬億美元的約80家國際耐心資本機構都在香港設點找尋機會。
外資配置中國資產的信心
歷來以“不差錢”形象示人的中東資本也在加碼押注香港地區,其本質是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對于以長期戰略資本為主的中東資本而言,一時的財務回報并不那么重要,它們想要的是與中國企業加強深度合作,比如設立合資公司、建設數字與物流基礎設施等,從而實現本國經濟的多元化——經香港地區而找到中國經濟的投資機會,是它們的上佳選擇。
去年以來至今,外資對于配置中國資產的信心在逐步恢復強勁,港股的估值和流行性數據就是很好的證明,外資對于穩定收益的高需求讓其對香港地區頻加布局,既在香港地區購入大量證券資產,也通過香港地區的金融渠道和服務進入內地資本市場——這正是頂層設計最想看到的局面。
數據顯示,今年4月債券通“北向通”成交額為10089億元人民幣,創下新高;今年1-4月,外資經香港地區購入內地債券資產規模達37399億元人民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