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3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 張瑋瑋)掃碼登記、現場通知企業、入廠檢查……5月16日,光明區安監部門與廣東鵬碩職業安全事務有限公司的檢查人員趕到位于光明區鳳凰街道的志峰五金塑膠(深圳)有限公司,掃了掃貼在門前的“執法監督碼”,在系統上填報此次安監檢查任務后,馬不停蹄地對公司的高溫熔爐、滅火器、消防系統等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專項檢查。
小小一個監督碼,看似微不足道,卻成為深圳積極響應企業訴求、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利器。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司法局獲悉,自6月10日起,深圳全市各區(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全面推廣深圳市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除處理突發應急事件等特殊情形外,在開展行政檢查前,須“掃碼登記”。
破立并舉響應企業訴求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求。當前,經營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涉企行政檢查過多過頻過濫”經常被企業詬病,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堵點之一。
2024年8月14日,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聯合召開深圳市行政執法監督碼系統上線推進會,正式在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和大鵬新區上線試點“執法監督碼”。
作為一項破立并舉的自我革新,“執法監督碼”破的是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隨意檢查等擾企沉疴,立的是聯合檢查、協同高效的執法新風,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的干擾。
“三端”發力讓執法檢查高效可感
據介紹,監督碼系統通過二維碼,在行政執法單位、企業和行政執法監督主體之間搭建起橋梁。
對于企業而言,“執法監督碼”是簡單易用的“便捷服務碼”。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獲取企業規范經營指引、利企惠企政策指導、行政執法普法宣傳等服務內容,也可以對行政執法部門入企不掃碼、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行為進行投訴;
對于執法單位而言,“執法監督碼”是便捷好用的“高效執法碼”。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發布涉企行政檢查計劃,開展業務協作、聯合檢查。可以查詢企業接受行政檢查次數情況,科學制定涉企行政檢查計劃,優化調整涉企行政檢查時間和檢查頻次;
對于執法監督主體而言,“執法監督碼”是切實管用的“高效監督碼”。通過監督碼系統可以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檢查總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區域性、行業性的涉企檢查跟蹤分析,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行政執法監督。
“這項改革讓‘透明執法’不再停留在口頭上,也讓市場主體對于檢查工作有了明確預期,效率的提升也看得明明白白。”6月24日,志峰公司負責人謝德告訴記者,以前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安全例行檢查,現在壓縮到每個季度一次。“政府部門的日常督促,對于我們減少安全生產方面的麻木意識有很大幫助。最關鍵的是,公司上下已經將安全生產意識內化于心,不再是政府要求后才去做。有時開展完消防演習后,我們還會主動將碰到的難題向消防、安監部門請教。”
與此同時,深圳深入中小微、專精特新等企業開展調研活動,制定配套制度文件,進一步保障監督碼系統順利落地,讓“執法監督碼”有法可依,施行更科學規范。
以“監督碼”護“萬企”
目前,通過在全市推行“掃碼入企”,小小的“執法監督碼”已經在著力解決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等執法擾企難題方面發揮了大作用,成功入選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市營商辦)組織評選的2024年深圳市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今年5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這一做法贏得司法部的高度贊譽和肯定,成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深圳樣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試點期間,各地也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創新。
其中,光明區創新“入企日”“雙向預約”機制,將區街兩級的“執法+巡查+服務”入企事項結合在一起,實現“時間、空間、企業、事項”四位一體,推動統籌后的入企頻次大幅下降62%;坪山區將登記備案制與“綜合查一次”銜接起來,將“掃碼入企”融于登記備案制過程之中,既有效降低涉企檢查頻次,又拓寬行政執法群眾監督渠道,執法檢查壓降率為56.32%。
這項改革舉措以信息化為利器,推動行政檢查規范化、透明化,搭建起政企“零距離”溝通的橋梁,實現涉企行政檢查的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深圳市司法局接下來將做細做實監督碼系統的培訓、建設和全面應用等工作,以“監督碼”護“萬企”。進一步更新優化系統功能和應用,優化行政執法與執法監督方式,讓“監督碼”利“萬企”。
【專家點評】
“深圳市司法局開發建設的‘執法監督碼’,讓執法單位的執法更加規范協同和便捷高效,讓執法監督主體實現精準監督和有源可溯,更讓經營主體有了明確的預期和貼心的服務,為破解涉企檢查擾企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王敏(深圳市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會委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