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里,印度一直都是兩邊倒的形象,但是如今,似乎也隨著它在上合組織中搞出的烏龍失去了所有國家的信任。
而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南亞國家組織正在中國的大力幫助下逐漸成形,估計印度也是欲哭無淚。那么,印度到底是怎么把一手牌打的稀爛的呢?這次新組織的產生又意味著什么?
1、自以為是的“南亞大國”
印度這個國家常常讓我們哭笑不得,說它有大國夢,但它又頻繁的做出軟弱的事,實在擔當不了大國的名號,更別說南亞霸主了。
但是,這只是我們外界的認為,在印度自己眼里,他們就是所謂的“南亞大國”。而為了維持這個形象,印度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發展方式——墻頭草兩邊倒。
其實說白了,就是利益為先,哪一方能為它提供利益,它就倒向哪一方。只不過,在之行的過程中,它始終無法拋棄骨子里遺留的殖民思維,無論怎么倒,到最后都是倒向西方國家。
這一點從印度一直以來都甘愿充當美國在南亞地區的抓手就能看出來。南亞地區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關鍵地區,而印度又是美國的依附國家,它便有了自以為是的資本。
所以,無論是在之前的關稅戰還是與巴基斯坦的摩擦中,印度都是以南亞大國的形象自居的,尤其是在中國被美國制裁的時候,竟然還想就此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其野心顯露無疑。
不過,還是我們最常說的那句話,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印度雖然和我國一樣有勞動力的優勢,但奈何他們技術跟不上,就算真的得到了我國的制造業市場也是無福消受。
再說,之后印巴中間爆發沖突,印度的表現可以說是徹底讓全世界都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其南亞大國的夢也只是夢了。
2、兩頭倒的結果——兩頭失望
印巴沖突可以說是印度失去所有國家信任的分水嶺,在這之前,它至少還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也占據印太戰略關鍵國家的優勢可以在南亞地區耀武揚威,但在這之后,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沖突之后,出名的不僅有產自中國的殲10c戰斗機,還有印度不堪一擊的戰斗力。這個時候,如果哪個國家還一如既往的幫助它那可真是賠本賺吆喝了。
所以在那之后,印度開始大破防,并且將矛頭指向了中國,從一開始的造謠我國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到后來的對我國藏南地區指手畫腳,無一不是在與我國形成對立。
而與此同時,為了挽回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自己的印象,印度開始極力的參與西方國際組織的事務,就連之前的G7也是十分積極的前去參加。
只不過,最終的結果似乎不太樂觀,雖然是如愿參加了G7會議,但到底也沒有見過特朗普等人,就好像走了一個過場一樣。
由此可見,印度在西方國家那里的價值已經沒有多少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印度會不會就此投靠以中國為首的東方國家,以謀求本國的生存,事實上證明,它一直都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最明顯的就是近期在上合防長會議上,印度以聲明忽略其對反恐的關注為由拒絕在聲明上簽字,成了壞了一鍋好湯的那顆“老鼠屎”。
這樣一來,印度算是把東西方各國都給得罪干凈了,估計當初很多人都想不到,兩頭倒的印度竟然會最先成為被各國遺棄的國家。
3、另起爐灶
當然,除了上合防長會議上的攪局行為之外,印度還干了不少“缺德”事,其中尤其對巴基斯坦格外針對。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當初印度以一己之力截斷了巴基斯坦依賴為生的印度河河水,導致巴基斯坦境內產生水源危機,也成了印巴兩國開戰的導火索之一。
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這么結束了,但沒想到近期,印度又出于泄憤的原因,再一次對巴基斯坦的水資源進行拿捏,只不過這一次,是毫無通知的泄洪。
好在,我國早在印巴沖突結束之后就幫助巴基斯坦開啟了了莫赫曼德水電站以及攔河大壩項目的修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巴基斯坦擺脫印度對于水資源的控制。
印度這一招算是作廢了,但卻進一步加深了印巴兩國之間的裂痕。如今,印度幾乎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它得罪光了,自然另起爐灶的時候它也不會被通知。
6月19日在我國云南昆明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外長會晤,出席的各方是中國、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國的副外長或者外秘。
最重要的不是這三方的會晤,而是在這三方會晤的意義,其標志著三國正式啟動機制化三邊合作,也就是說,一個新的組織正在蓬勃發展。
這個組織對于印度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前南亞地區是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為主的,但這個新組織有可能就此取代這個聯盟的位置。
而這樣一來,印度名義上的南亞霸主地位就會連名也不存,畢竟這個聯盟已經因為印度的獨斷專行荒廢了多年,實際的意義早已不存在。
面對這樣的局面,擺在印度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選擇加入這個新的組織,畢竟我們并沒有拒絕印度的加入,但這在一定意義上就相當于失去了南亞大國的地位,這對于一向以大國自居的印度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另一條路就是拒絕加入,那么印度就可能會面臨被孤立的危險,再加上如今印度在各國眼里都不招待見的局面,如果抵制可能真的與世界脫軌了。
如此看來,似乎走哪條路都行不通,不過,這也怨不得我們,一切都得歸咎于印度自己自作自受。
而如果想打破這樣的困局,只有放棄自己獨占南亞霸主的想法,與巴基斯坦共同參與多邊機制,或許有一線生機,不過最后的結果如何,就看印度自己的選擇了。
參考資料:
暴雨季水位上漲,印度開閘向巴基斯坦泄洪——2025-07-01 01:27·上觀新聞
印度拒簽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聯合聲明?中方回應——2025-06-27 22:49·觀察者網
中孟巴三邊合作機制開啟南亞區域合作新范式——2025-06-25 10:54·人民網
莫迪終獲G7邀請,印度外交真能“西”“南”通吃?——2025-06-08 20:27·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