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闖下一個大禍,用無人機炸傷中國記者,中方回了一句話,值得俄烏雙方認真領會。
中國記者遭遇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受傷
隨著俄烏沖突進入尾聲,雙方進入了“邊打邊談”的階段,一邊使用無人機轟炸對方設施;一邊又頻頻釋放出愿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信號。
然而就在近日,有中國記者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采訪報道時,遭遇了襲擊當地設施的烏克蘭無人機,并且因此受傷。
事情發生后,立馬引起了中方的高度關注。在6月2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就此事做出了回應:首先,對于中國記者在報道時受傷的情況,中方深表關切;其次,中方呼吁各方,致力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共同推動局勢緩和。
可以說,中方這番話,是同時說給烏克蘭和俄羅斯聽的,甚至還有烏克蘭背后的美西方國家,也該聽聽中方這句話。
俄烏沖突已經延續3年多了,是時候給這場沖突畫上一個句號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情況繼續增加。
俄烏局勢
這也符合中方一貫勸和促談的立場,對于烏克蘭危機,中方始終主張對話協商、政治解決。
我們既不是這場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當事方。此番,中國記者在正常報道的過程中,突遭烏軍無人機襲擊并且受傷,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不論是不是“意外”,烏克蘭方面都需要給個說法,并且保證今后不能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因為戰地記者本身就受國際條約的保護,享有與平民相同的保護待遇,安理會第1738號決議,也曾明確譴責在武裝沖突中針對記者的攻擊行為,并呼吁所有當事方終止這種做法。
既然有明文規定,那么不論是沖突中哪一方,都應該嚴格遵循才是。這一回,烏軍在俄烏邊境地區闖下大禍,理應拿出實際行動來彌補過錯,切實保護戰地記者在報道時的人身安全。
另外,對于俄烏沖突而言,中方也再次敦促各方,共同推動局勢緩和、政治化解決烏克蘭危機,也表達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
就在過去幾個月里,俄烏展開了“無人機大戰”,烏克蘭發起了代號為“蛛網”的行動,對俄羅斯境內的多個軍事機場發動了精準打擊,而俄羅斯也對應展開了報復措施,局勢一度升級,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擔憂。
在前線戰事焦灼的背景下,烏克蘭再次向美國提出增加軍援的請求,想要獲得更多“愛國者”導彈系統,澤連斯基甚至還換上了久違的西裝,出現在了北約峰會上,對特朗普的態度“非常謙遜”。
很顯然,烏軍的彈藥補給快要供應不上了,但澤連斯基還不想輕易認輸,希望通過西方盟友們的支持,來為自己“輸血”。但剛剛援助過以色列的美國,本身已經“庫存見底”了,恐怕難有余力支援烏克蘭。
更何況,特朗普的耐心也快要耗盡了,在結束跟澤連斯基的會談后,他就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喊話,稱“必須結束這場沖突”。
而在各方的推動下,俄烏第三輪談判呼之欲出,根據克宮透露的消息,雙方的下一輪談判計劃在6月底之后舉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但在俄烏雙方互不相讓的背景下,這場談判能否達成實質性的內容,尤其是推動盡快實現停火?恐怕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