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烽煙再起,莫斯科權力結構再現裂痕。根據Statista、CSIS等多家權威智庫最新6月數據,俄羅斯今年內部安全指數同比下滑13.7%,創近十年最大跌幅。
瓦格納集團的突然叛亂,疊加車臣權力交接的暗流,正把克里姆林宮推向新一輪變局。一場雇傭軍兵變,一次儲君亮相,連鎖反應正不斷發酵。
權力縫隙中的武裝對抗
2023年6月,俄羅斯南部頓河畔羅斯托夫的清晨,緊張氣氛彌漫在空中。普里戈津率領瓦格納雇傭兵,短短數小時內奪取多處要地,直逼莫斯科。
彼時,俄國防部剛下達“志愿部隊全面整編令”,要求所有獨立武裝簽約歸入正規軍。瓦格納拒絕服從,公開指責國防部高層無能,甚至當眾質疑烏克蘭戰爭的合法性。
這一切像極了歐美媒體長期渲染的“體制內分裂”劇本,卻在現實中被普里戈津演繹得淋漓盡致。瓦格納兵變持續不到48小時,便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斡旋下急劇收場。
普里戈津得以流亡白俄羅斯,刑事指控撤銷。但這場風暴帶來的余波,遠未平息。國際社會一度緊盯莫斯科政局動向,北約軍事態勢隨即升溫。
6月,俄羅斯軍力再次大規模轟炸烏克蘭,477架無人機、60枚導彈同時出動。烏克蘭F16戰機被擊落,西方援助遲遲未到,基輔的防線愈發脆弱。
鐵腕整合還是“國中之國”?
回望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與車臣兩次爆發全面戰爭。最終,普京以鐵腕手段平定叛亂,將卡德羅夫家族安插為地方代理人。
車臣武裝名義上歸入國家近衛軍,實質上仍然只聽命于卡德羅夫父子與克里姆林宮。5月,拉姆贊·卡德羅夫出人意料提出“辭職”,外界普遍解讀為為17歲的三子亞當鋪路。普京隨即在6月28日單獨會見亞當·卡德羅夫,送上婚禮祝福,表現出罕見的政治讓步。
車臣武裝在俄烏前線屢屢亮相,作戰風格兇悍。2022年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一役,車臣部隊的“清剿”手法成為輿論焦點。
與此對應,瓦格納自2014年成立以來,長期為俄羅斯執行“灰色任務”,無論是在烏克蘭東部還是敘利亞、非洲,均展現出極強的獨立性。而這正是普里戈津拒絕“簽約歸編”的根本原因——他不想成為下一個被收編的車臣,更不愿像卡德羅夫那樣,完全依賴高層“賞賜”。
普里戈津的“反叛”并非一時沖動,而是長期積累的利益沖突和信任赤字的爆發。2023年俄國防部多次削減瓦格納補給,普里戈津公開質疑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指控二人腐敗無能,甚至在巴赫穆特戰役期間“卡彈藥”。這一系列言論迅速在俄語社交媒體引發共鳴,部分言論更與美國國務院及西方輿論遙相呼應。
在兵變高峰期,普里戈津公開宣稱“烏克蘭和北約根本沒有威脅,戰爭只是高層自肥”。這種表態與美國媒體在2023-2024年間持續輸出的“俄羅斯戰爭合法性危機”如出一轍。
坊間一度流傳“瓦格納替美國發聲”的說法。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瓦格納與美方有實質性勾連,但普里戈津的高調質問,的確極大地撼動了俄軍高層的合法性。
值得注意的是,瓦格納集團的海外業務從未間斷。據6月五角大樓監控數據顯示,瓦格納在非洲多國的雇傭兵人數依然保持在萬余人規模。
即便在被俄羅斯正式“解散”后,瓦格納武裝依然通過更隱蔽的渠道參與國際軍事行動。普里戈津本人始終堅持“瓦格納是俄羅斯的愛國者,但絕非政府工具”,這一立場強化了其兵變的獨立動因。
權力結構的變革與俄羅斯的未來
6月,普京對車臣的罕見讓步,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亞當·卡德羅夫以17歲之齡,先后擔任車臣安全部門負責人、安全委員會秘書,父親拉姆贊·卡德羅夫則通過“辭職”逼宮,為其鋪路。
俄羅斯法律規定聯邦主體領導人須年滿30歲,亞當只能暫任總理。普京一度更青睞“阿赫瑪特”特種部隊指揮官阿勞季諾夫,但最終還是向卡德羅夫家族妥協。
與此同時,烏克蘭防御體系日益脆弱。6月28-29日的俄軍大規模空襲,導致烏克蘭第三架F16戰機被擊落。
澤連斯基原本寄望于美制防空導彈,但美國將部分援助物資轉送中東,烏克蘭軍方一度陷入“無牌可打”的困境。Statista最新統計顯示,烏克蘭軍隊損失裝備數量較年初上升了23%,國內外援助協調難度顯著加大。
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內部“非正規力量”的兩難處境正日益突出。卡德羅夫家族靠近克里姆林宮,獲得巨大自治權,但完全依賴中央“賞賜”;瓦格納試圖保持獨立,卻遭遇強力整編。兩種模式的較量,反映出俄羅斯在民族、權力、軍事結構上復雜的博弈格局。
俄美中三方角力與全球連鎖反應
6月27日,中美在倫敦達成經貿框架協議,中方放寬稀土出口,美方解除部分供應鏈禁令。白宮提前宣布中美簽署休戰協議,特朗普興奮表態,將帶領30名美企高管訪華。
稀土資源成為中方關鍵籌碼,迫使美方讓步。華盛頓智庫CSIS分析認為,中美經貿關系雖然暫時降溫,但長期分歧難以消弭。美國政界普遍主張“戰略去風險”,對華經貿聯系難以恢復至以往深度。
俄羅斯夾在美中博弈之間,既要維系對華合作,降低西方制裁壓力,又不得不面對國內安保體系的碎片化壓力。
普京對卡德羅夫家族的妥協、對瓦格納的強硬,都顯示出克里姆林宮在維穩與權力平衡間的兩難。普里戈津的叛亂雖然被迅速撲滅,但帶來的制度性隱患,已經在俄烏前線、地方武裝、國際關系等多個層面悄然發酵。
6月的全球經濟與安全數據呈現高度不穩定趨勢。IMF報告指出,受地緣沖突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歐洲天然氣期貨全年漲幅達22%。
這一切都與俄烏戰事密切相關。俄羅斯內部權力結構的不確定性,使其對外政策更加難以預測。無論是“兵變”后的瓦格納,還是“儲君”即將登場的車臣,都成為外界解讀俄羅斯未來不可忽視的變量。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6-29 09:29:“這非常珍貴”,外媒:卡德羅夫稱普京給他打電話,對其子亞當結婚致以熱烈祝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