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貴州榕江洪峰過境令人牽掛,好在洪水無情人有情,人民子弟兵與榕江人民一起,從淤泥中清出道路,讓榕江開出希望之花,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組織陸續奔赴榕江,支援榕江。榕江正在一步一步恢復秩序、加緊災后重建。
在這期間,榕江感人的故事從未停止,車進不來,人民子弟兵用雙手一點點在淤泥里扣,硬是扣出了一條干凈整齊的道路。為了怕子弟兵們餓著,榕江人3點起來做早餐,7點開始做中餐,下午1點開始準備晚餐,用車拉、用無人機送……就為了一句“你為我抗洪救災,我保你不餓著”。聽說有位奶奶,擔心后方食材不夠,背著30斤新稻谷去鎮里現磨成米送到抗洪前線,那一幕幕動人情景,直看得人熱淚盈眶。
有話說得好,在苦難面前,更能見證國人的偉大與團結。洪水無情人間有愛,相信榕江會變成從前的榕江,那個憑借村超火起來的榕江,足球場上,很快就會重現活躍的身影。
我去年到過榕江,也曾路過踢村超的足球場,雖然時間不長,但對榕江印象深刻。
在距離榕江縣城約5公里的位置有個車江鄉,是侗族最聚集的地方,鄉里有個三寶侗寨,寨子里至今居住著800多戶侗民,寨子最顯眼的建筑莫過于三寶鼓樓,始建于清朝,高36.8米,沒有用到一顆釘子,是完完全全的榫卯結構,據說這個高度拿過吉尼斯世界紀錄。
侗寨的鼓樓高處一般都會架有一只鼓,用來敲鼓預警,或者通知寨民來開會,逢年過節的時候,寨民也會聚集到鼓樓舉行儀式歡歌熱舞。
你可能會有些奇怪,三寶侗寨為什么叫三寶侗寨?這是因為,寨子真的有三寶:鼓樓、風雨橋和侗族大歌。
風雨橋是侗民做農活的時候,用來躲避風雨的橋,平時閑著沒事,也會在橋上拉拉家常,繡繡花鞋,或者唱唱歌。侗族大歌有7種形式,通常在大場面的時候一群人演唱表演,我有幸見識過幾次,現場畫面非常震憾。
三寶侗寨的鼓樓一側有一座薩瑪祠,薩瑪是侗族人民信仰的神,它不像我們漢族的寺廟天天開放,僅在重大節假日或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開放。
三寶侗寨雖然可游逛的地方不多,但這里卻是電影《秦娘美》的拍攝取景地。
寨子的鼓樓廣場一角立有兩個人的雕像,上寫:珠郎娘美。珠郎、娘美是兩個人的名字,也是侗寨人心中的朱麗葉與羅密歐。
清道光年間,車江有個孤兒叫珠郎,還有個姑娘叫娘美,兩人深深相愛,娘美的家人準備把她許配給舅舅家的孩子,娘美不從,帶著珠郎一起私奔。他倆逃到一處村寨,有個財主看上娘美的美貌,便設計將珠郎害死。娘美強忍悲痛,為珠郎報了仇,帶著愛人的尸體回到了家鄉,并親手安葬了心愛的人,日日陪伴在愛人墓前直到老去。
傳說,這個故事是真人真事,娘美原本姓楊,20世紀50年代拍攝《秦娘美》的時候,考慮到三江侗族有姓秦的,便將娘美安了個秦姓。據說,電影一經播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人們紛紛來到車江,尋找那位癡情的娘美。
別看三寶侗寨可游覽的地方面積不大,可你要是將整個侗寨全部走完,那可是足足15公里要走斷腿的。
三寶侗寨緊臨河道,一排生長于清朝的大榕樹充當護衛守護著整座村寨,河道平時會有一些竹排供游客游客,更多的時候,這里清靜而樸實,好像與世無爭。誰也不會想到,就在5公里之外,就是火到天際的貴州村超足球場。
如今,榕江洪峰牽絆人心,故記錄之,等待榕江恢復如初,大家去榕江看村超、旅游的時候,不要忘了來這個5公里之外的三寶侗寨游覽一番。
旅游貼士:
三寶侗寨地址:貴州黔東南榕江縣車江鄉壩區
開放時間:8:30-18:00
交通:榕江高鐵站坐榕江3路到陰塘站下車即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