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隊這次東亞杯陣容一公布,球迷圈的討論就沒消停過,7名中超加2名中甲球員入選,光數量就創了歷史紀錄,放在以往,誰能想到港隊有一天能靠“外援撐門面,說是“最強班底也不為過,但問題來了,東亞杯這個12連敗的魔咒,光靠這些球員就真能解鎖嗎,恐怕還得打個問號
先說陣容,28人大名單里,光是中超和中甲的球員就有9人,這在中國香港隊歷史上是頭一回,別說對手,光自家球迷都要先點贊回懟一句“這還不算豪華你說啥算豪華,7名中超球員覆蓋后衛、中場、前鋒各個位置,像周緣德、茹子楠、陳晉一這些名字,放在自家俱樂部都是主力,孫銘謙、徐宏杰也不是那種養生球員,各自球隊里能打能抗,安永佳雖然剛傷愈復出,但在新鵬城鋒線地位穩得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李小恒,山東泰山賽季至今還一場沒上,這就有點尷尬,不過話說回來,人家能進大名單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對比一下歷史數據,2022年東亞杯的時候,中國香港隊26人里頭,中超球員才3個,2019年更夸張,23人名單里只有徐宏杰和陳俊樂兩人搭臺唱戲,2024年初亞洲杯情況也差不多,3人來自中超和中甲,這回直接拉到9人,進步肉眼可見,不少球迷都說,這波操作像極了“擺脫土炮靠引援,港媒也沒閑著,集體開香檳,覺得這回該有點盼頭了
但冷靜點看,能不能終結12連敗,還真不好說,韓國、日本雖然都沒派最強陣容,東道主韓國紙面實力依舊是天花板,日本這次甚至連之前兩屆的配置都比不上,國足這邊更別提,最近三屆東亞杯紙面實力可以說是史上最弱,照理說,中國香港隊這次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但比賽不是靠喊口號贏的,過去12場東亞杯全輸,最近9場還一球未進,這種心理陰影說大不大,說小也絕對不小,尤其是對著韓國、日本這種老對手,想破局,難度一如既往地高
這回的集訓安排也挺有意思,7月1號-4號直接封閉集訓,基地選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7月5日一早就飛首爾,連備戰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主帥韋斯特伍德這回也沒按東亞杯26人報名標準來,直接帶了28人,明顯是怕傷病出幺蛾子,場面算是夠謹慎,話說回來,陣容再怎么膨脹,終歸還是要上場踢的,紙面實力再強,也得能轉化成場上表現才算數
場上看點其實也不少,像陳晉一、孫銘謙、徐宏杰、茹子楠這幾位,本賽季在各自球隊都是主力,狀態沒啥大問題,安永佳雖然因為傷病缺了4場中超,但現在總算復出了,鋒線該有的活力還是有的,反倒是中場李小恒有點讓人捉摸不透,零出場卻能進大名單,這種操作說實話挺像“押寶型用人,但越是這種球員,有時候越容易在大場面爆冷
再說球迷的心理,其實已經很成熟了,沒人再指望中國香港隊能一飛沖天,畢竟現實擺在那,國足、韓國、日本怎么說都是亞洲一線隊伍,整體實力還沒拉平,真要說優勢,就是這次陣容確實是史無前例的齊整,尤其是后防和中場,幾乎全是中超班底,這種豪華配置,哪怕只是一兩場打出點氣勢,球迷心氣兒也能回來不少
外界的聲音也挺有意思,港媒跟球迷這回基本同調,沒誰指望能進決賽,但都覺得只要能終結12連敗、進個球、拿個分,甚至能逮著國足“對噴一場,那就已經是勝利,畢竟現在的國足狀態也就那樣,真要碰上,說不定真能給中國香港隊一個“高光時刻
當然,話說回來,足球場上沒有絕對的劇本,誰也不能保證陣容齊整就能穩贏,歷史上類似的例子太多了,12連敗的心理包袱不是一場比賽能甩掉的,臨場狀態、教練臨場指揮、球員個人發揮,哪個環節掉鏈子,劇情都能反轉,尤其是中國香港隊這種在大賽里常年扮演“挑戰者的角色,心態擺好了,發揮出正常水平,哪怕只是少輸當贏,都算是突破
最后得說一句,這波陣容升級更多是一種信號,證明中國香港足球的“外部資源整合能力越來越強,球員流動、選人思路都有進步,但真正能不能改變命運,還得靠場上說話,12連敗、9場零進球的尷尬紀錄,擺爛了這么多年,這次能不能剎住車,大家都在看,至于能不能一戰成名,還是那句話——足球不是喊出來的,真刀真槍打完再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