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的性能對于電動汽車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F在電池領域的市場競爭絲毫不比電動汽車領域弱,目前比較靠前的就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以及國軒高科這三家企業。當然了,還有一系列的電池廠家同樣非常出名。那么為何這三家企業走在了前列呢?我認為一方面是技術,另一方面就是取得了先發優勢,并且有著足夠出色的產能。這其實有點類似于早期競爭,以規模,即速度取勝。簡單來說,就是別人造不出電池的時候,這三家企業就能夠大規模的交付了。但很明顯,這樣的護城河并不牢固,于是電池的第2階段競爭階段來了,那就是固態電池。
毫不夸張地說,只要哪一家企業率先研發出了固態電池,并且降低成本投入市場使用,那么將會在動力電池的第二階段獲得先發優勢,而且極有可能會成為固態電池的霸主。近期寧德時代官宣在凝聚態電池領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并且全新電池密度已經高達500Wh/kg,滿電的狀態下電動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將突破2000km。
更關鍵的是,根據寧德時代的實驗數據顯示,這款電池在零下35度的極端低溫中,電池特性依然非常穩定,而且能夠實現82%的續航里程。盡管與固態電池依然有一些差距,但是很明顯這款全新的電池已經成為了現在液態電池與固態電池中間的關鍵分水嶺。
此外,根據寧德時代的計劃,這款電池不僅會使用在電動汽車領域,而且還會在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上大量使用,并且能夠滿足真正的航空級別的安全與質量要求,達到真安全,真續航的真實實戰表現。
事實上,不僅各大電池廠家在拼固態電池,而且各大車企也在拼固態電池,甚至很多地區也開始給出了補貼,比如上海市對于先進的電池技術最高可以補貼5,000萬;而深圳市更是推動欣旺達,貝特瑞在一些特定領域,鼓勵率先開始使用固態電池,為了正式驗證固態電池的可靠性以及降低整個產能的成本做準備。
目前看來,距離全固態電池量產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貿然全部更換成固態電池也不大現實,因為會推翻當下電車的設計,要從成本方面進行考量。所以我認為介于固態電池與半固態電池的高密度電池將會是未來5年內的重中之重。很明顯,寧德時代走在了前面!盡管這款凝聚態電池有著出色的續航,強大的電池密度,但在補能方面依然是落后了一些,但是這并不妨礙后期更新迭代打造更優秀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