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兩年網上什么話題最能引起兩岸網友“激戰”,那臺灣的未來絕對是榜上有名。
有人天天喊統一,有人死守現狀,也有人大談什么“獨立”夢。但要是把時間線拉長,冷靜下來回頭看看,很多人都發現,有些觀點其實很早以前就被提出來了,而且說得還挺深刻。比如李敖。
最近在B站、微博、小紅書等平臺,經常能刷到一段李敖幾十年前的電視片段。里他一如既往坐姿瀟灑,語氣又是諷刺又是理性,把“臺灣統一”這個敏感話題,說得很透徹。
李敖直接講,“臺灣統一是必然趨勢,任何想搞臺獨的,都是異想天開。”一邊說著,一邊還甩出來一堆歷史典故。
他還不避諱自己“崇拜毛澤東”,甚至公開說:“只有毛澤東值得我喊萬歲,其他人都不配?!?/strong>這番話放在今天臺灣的環境里,別說普通人,連大多數政治人物都說不出口。可李敖敢說,敢講,還敢當眾辯論。
不少網友感嘆,這么多年過去了,他當年說的,現在看一點都沒過時,反倒讓人覺得說得很精準。
臺海變局下的“李敖式洞察”
2024年以來,島內外圍繞臺灣問題的局勢又緊張起來,賴清德上任后各種“去中國化”動作頻頻,島內“臺獨”言論再起,兩岸軍演也成了常態。島內媒體還天天嚇唬民眾“戰爭風險加劇”,美國、日韓等外部勢力插手不斷,讓兩岸關系越來越復雜。
可回頭一看,李敖早就講透了。他在節目上遇到一位女大學生對“臺獨”滿腔熱情,問他:“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承認自己?為什么不能兩國兩制?”李敖聽完沒直接懟回去,而是講了個歷史故事,說到“夜郎自大”那個成語——“有的小國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能和強國比肩,其實在大局面前微不足道?!?/strong>其實用來形容島內部分年輕人的迷思,再貼切不過。
李敖最后說了一句話,全場安靜:“一個地方要想成為國際社會認可的‘國家’,光靠自己封自己國王沒用,要世界主要國家承認才行。”
你自封的“總統”再多,國旗再花,人家聯合國不承認,關鍵大國沒反應,國際格局就那樣,天再大還是屋檐下。
李敖講這些,其實背后都有他的歷史觀。他經常舉秦始皇統一六國、衛國被納入、吳越國歸宋等例子。他說,歷史大勢就是統一。有時候表面上看風高浪急,各方勢力割據得厲害,可到頭來,分裂都是暫時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中國幾千年最常見的劇本。
李敖那句讓人印象深刻:“未來的歷史書寫到1949年,說中國解放了,沒人會特地寫‘臺灣除外’。幾百年后回頭看,這些爭議,在史書上也就只是一行字。”這是他對臺灣命運的最大預言,也很有哲學味道。
統一是趨勢,具體是哪一天,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統一會發生,但什么時候?
這個問題,島內外都吵了幾十年。很多臺灣人最關心的是,“那到底哪天統一?”
李敖反而覺得,去糾結那一天,意義其實不大。
他專門講了“衛國”這個歷史小國:秦始皇統一六國,衛國還僥幸存在了幾年,結果歷史沒給它留下名字,最后也順水推舟地并進來了。
歷史長河里,這些“小插曲”最終都回歸了主線。
今天,兩岸軍事、經濟和全球環境都在快速變化。大陸GDP是臺灣的20倍左右,軍費支出差距超過16倍,常備部隊數量、武器裝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島內各種民調顯示,臺青越來越認同“臺灣人”,但同時又對戰爭充滿恐懼。每逢兩岸軍演,“臺獨”民調下滑、“和平統一”熱度就上升,網絡言論往往兩極分化,卻沒人能真正打破現狀。
現在的島內主流,是“不獨、不統、不武”。但各種“去中國化”政策不斷推行,兩岸文化、民心距離確實在拉遠。
李敖很早就看出:“真正影響臺灣命運的,是國際大國的態度、是大陸的意志,也是島內民眾的選擇。但歸根結底,統一只是時間問題,歷史的潮流決定一切?!?/p>
民進黨大選勝出后,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幾乎完全停擺,大陸“斷臺外交”、經濟限令,直接給島內產業和民眾壓力。
2024年底,島內外貿企業訂單下降,青年就業焦慮上升。臺積電雖然還是科技明星,但外部環境變數太多。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去大陸找機會,或選擇“潤”到第三國,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
而臺海軍事壓力持續高漲。今年5月解放軍大規模環臺軍演,實戰化程度刷新紀錄,島內社交平臺一片“真要打了嗎”的討論。
臺當局嘴上強硬,實則內心惶恐。美國表面聲援,背地里不斷釋放“要臺灣自立自強”的信號,甚至軍售都開始“買空賣空”。歐洲、日韓則更務實,“戰略模糊”成了公開態度。
李敖講得明白:“真要打起來,最倒霉的不是政治人物,是老百姓!”
2022年俄烏沖突后,島內越來越多人拿烏克蘭作對比。臺灣“國安”部門自己都承認,真打起來難以自保,戰爭結果“難以想象”。
兩岸經濟早就深度融合,臺灣對大陸出口占比40%左右,經濟依存度極高。
2024年下半年島內企業對大陸投資金額下降了12%,但主要是因國際供應鏈轉移,而“脫鉤”帶來的陣痛立刻顯現。
今年5月臺灣《鏡周刊》的最新調查,超過七成年輕人不愿因“臺獨”上戰場,近九成家庭不想自己的子女“為政治犧牲”。
他的人生充滿爭議,但在統一問題上,態度始終明確。即便島內輿論環境惡劣,他也敢于當面反駁臺獨分子。在臺灣言論場,像他這樣敢“正面喊出毛主席好”的知識分子,越來越稀少。
李敖的預言因此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重新討論。有人在網上說:“要是早聽他幾句勸,現在也許不會這么焦慮?!逼鋵嵗畎奖救俗罘锤小吧壳椤?,他只是直面現實、忠于歷史邏輯罷了。
統一是歷史的主流,分裂只是暫時的波瀾。臺灣的未來,是被寫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中的一行字。
到底哪天到來,誰也不能拍胸脯保證。但如果問歷史潮流的方向,李敖的答案依然準確:終歸走向統一。
參考文獻
李敖,《李敖大全集》各卷,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008。
李敖在北大演講全文、資料,來源:人民網、新華網,2004年。
環球時報《解放軍環臺軍演刷新紀錄,島內輿論沸騰》,2025年5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