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升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這件事的詭異之處在于,有人想要用此案例來證明一個老觀點,那就是有人認為大學生應該脫去長衫,脫去長衫才能讓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就業機會更加廣闊,于是,他們不斷宣揚:說專科生比本科生更容易就業,說企業都排著隊聘請專科生,看都不看本科生,博士生一眼。
那么,他們對嗎?是讀書沒有嗎?
顯然是錯的,Deepseek開發者梁文鋒就說過,他小時候廣東有很多家長覺得讀書沒用,但現在回頭看,觀念變了,因為錢不好賺,開個出租的機會可能都沒有。中國社會正在從草莽創業時代轉向精英時代,不讀書,意味著大學畢業生大概率要去“鐵人三項”這些沒有就業壁壘的領域卷生卷死,基礎崗位的確門檻低,需求大,但這些崗位難道就是鐵飯碗?不是的,如網約車可能被自動駕駛替代,工廠流水線如今已經遭遇了機器人壓力,外賣送餐機器人也已經對外賣小哥形成壓力。我們這個世界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讀書是為了讓一個人有技能壁壘,能夠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大學本科教育的問題,是很多大學沒有提供有用的專業技能,而不是說讀書沒用,又或者說,不是本科不如專科,而是很多大學需要改進本科的教學方式,談點實在的。
中國的年輕人,需要記住當年新青年的六個標準: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而本科生尤其要注意,就是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真正的工科,應該從企業車間走出來,真正的理科,應該從實驗室里走出來,學習的本質是一句老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回到本升專這個話題,其實,本升專的情況很簡單,那就是很
多本科生的高考分數本身有限,介于本科和專科之間,與期去博一個鳳尾,還不如做一個雞頭。所謂鳳尾,就是在本科學校服從調劑分配,最后落到一個就業困難的專業,而所謂雞頭,就是在專科學校中擇優,找一個好的學校,比如,鐵路,電力,海關,通信等領域的專科學校,很多學校還是過去部級直屬,由于這些學校對口行業都是事業單位國企,所以,哪怕是專科學校,畢業之后,依然會拿到一個鐵飯碗。所以,這其實就是市場的選擇。名義上的專科學校,在就業上可比很多本科學校要有把握。
所以,本升專的現象只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在當下,不管你是211,985,不管你是本科還是專科,衡量一個學校好壞的標準,是學校能不能給學生帶來好工作,穩定的工作。可以,那么就是王者學校,不可以,那么就是“破落貴族”。我們要做的,不是讓本科生去讀專科,而是要讓大學有緊迫感,主動去適應市場。如果人才是一種商品,那么學校就是人才商品的加工廠,我們要做的,是讓學校生產高質量人才,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