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偵查劇《以法之名》從開播至今,熱度一直不減。
這部劇的劇情緊湊、節(jié)奏穩(wěn)健,案件與人性交織,處處是看點(diǎn)。
但是比劇情更讓人欲罷不能的,是兩位男主角的表演:張譯和李光潔。
一個47歲,一個44歲,都是演藝圈里沉淀多年的實力派,沒有流量光環(huán),卻在劇中同臺飆戲,火花四濺。
一人飾演內(nèi)斂沉穩(wěn)的檢察官洪亮,一人詮釋游走灰色地帶的復(fù)雜人物李人駿。
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碰撞出意外的張力。
有人說,看這兩人演戲,就像看兩位老棋手對弈,步步為營、招招見招,誰都沒輸,觀眾卻贏了。
國產(chǎn)劇市場從不缺熱度,但缺的是像《以法之名》這種靠“演技”立足的劇。
沒有年輕偶像撐場,沒有故作懸疑的劇情噱頭,一切都靠演員真刀實槍地演出來。
張譯飾演的洪亮,是一個典型的“外柔內(nèi)剛”式人物。他不張揚(yáng)、不激烈,卻在關(guān)鍵時刻展現(xiàn)出驚人的判斷力和堅定的信念。
而李光潔的李人駿則完全不同,他的復(fù)雜性體現(xiàn)在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臺詞中,觀眾很難一眼看明白他的立場,這種不確定感反而更吸引人。
兩位中年演員,沒有靠“顏值”吸睛,卻靠一場場對手戲把觀眾拉進(jìn)了角色的世界。
張譯不是天生男主臉,卻用實力打出一片天。
很多人都知道張譯的演技好,卻不一定知道他是從配角一步步走上來的。
出道早期,他因為外形被“定型”在配角位置。不是硬朗帥氣的臉,也沒有偶像氣質(zhì),但他硬是靠一部《士兵突擊》打響了名號。
那之后,《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雞毛飛上天》《重生之門》……他演什么像什么,每一個角色都不一樣,但每一個都讓人記住。
在《以法之名》中,他把洪亮這個角色處理得非常細(xì)膩。角色本身沒什么“爆點(diǎn)”,也不是那種一出場就吸引眼球的人設(shè),但張譯通過細(xì)節(jié)讓這個人物立了起來。
一個檢察官,在面對法理與人情的抉擇時,他的眉頭、眼神、語速變化,哪怕一句話不說,觀眾也能讀懂他在思考什么。這種“靜水深流”的演法,正是張譯最擅長的。
他說:“我不想把洪亮演得過于正面,那樣就不真實了。他是個會猶豫、會權(quán)衡的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公正。”
就是這種接地氣的真實感,讓觀眾相信:他不是在演檢察官,他就是檢察官。
李光潔從“正劇臉”到“灰度人設(shè)”,他找到了自己的轉(zhuǎn)型之路。
李光潔的經(jīng)歷和張譯有些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他的外形屬于典型的“正義派”長相,硬朗、端正、五官分明。早年他演了不少正面角色,一度被貼上“正劇演員”的標(biāo)簽。
但他自己卻不滿足于此,他想挑戰(zhàn)更復(fù)雜、更接近人性的角色。
《和平飯店》里那個亦敵亦友的角色,《流浪地球》中那個鎮(zhèn)定自若的工程師,再到這次《以法之名》中充滿懸疑的李人駿,李光潔不斷在嘗試打破自己。
這一次,他演的是一個可能有私心、有算計的檢察官。臺詞不多,情緒不外露,但他用眼神和節(jié)奏把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一點(diǎn)點(diǎn)展現(xiàn)了出來。
尤其在和張譯的對手戲里,他表現(xiàn)得極其克制。沒有大幅度的情緒波動,卻能讓人感受到角色的壓迫感。
有一場戲,他只說了一句話,但眼神里卻藏著三個層面的情緒:試探、防備、以及一絲憐憫。
這種多層次的表達(dá),沒有十幾年的演藝經(jīng)驗,很難拿捏得住。
-04-
張譯和李光潔這兩位演員飾演的兩個角色是兩種風(fēng)格,兩種表達(dá),他們成就了《以法之名》這部劇的靈魂。
張譯演的是“情理之中”,李光潔演的是“理智之上”。一個強(qiáng)調(diào)人性,一個代表現(xiàn)實。
這兩種風(fēng)格的碰撞,讓《以法之名》的角色關(guān)系變得更加真實和復(fù)雜。
他們的對手戲沒什么大場面,常常就是辦公室、會議室,甚至只是兩人坐著說話。
但在這些看似平淡的場景里,暗流涌動,緊張感蔓延到每一個觀眾的心里。
這種表演,不靠臺詞堆砌,不靠表情夸張,而是靠經(jīng)驗和理解力。那種“你說一句,我捧一句”的默契,是多年舞臺與鏡頭前積累出來的。
也正是這種“無聲勝有聲”的表演方式,讓這部劇在眾多同類題材中脫穎而出。
-05-
張譯今年47歲,李光潔44歲。
論市場熱度,他們不如一些流量小生;論外形,他們也算不上“帥哥天花板”。
但他們的表演,穩(wěn)、準(zhǔn)、有力,是可以一遍遍回看的那種。
年輕演員靠的是潛力,而他們靠的是積累。
他們的存在,打破了一個誤區(qū):中年演員并不是“過氣”,而是進(jìn)入了“演技紅利期”。
他們不需要依靠浮夸劇情來吸引眼球,也沒有必要通過私生活制造熱度。
他們只需要一個合適的角色,就能把觀眾拉進(jìn)故事里。
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以法之名》還在熱播,但張譯和李光潔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這部劇最被討論的部分。
他們的對戲像一場沒有硝煙的博弈,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值得反復(fù)回味。
沒有流量加持,也沒有炒作噱頭,但他們用真誠和專業(yè)贏得了觀眾。
在這個“快餐式”娛樂時代,真正讓人記住的,往往不是那些熱搜上的名字,而是像張譯、李光潔這樣,一直在認(rèn)真演戲的演員。
你怎么看這兩位演員在劇中的表現(xiàn)?
你還記得張譯或者李光潔曾演過哪些讓你動容的角色?
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
如果你也支持這樣的好演員,別忘了轉(zhuǎn)發(fā)、點(diǎn)贊,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堅持與光亮。
愿真正的好演員,不被喧嘩淹沒,愿每一個角色,都能被認(rèn)真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