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央視出品,還有雙料影帝坐鎮的劇啊!
誰能想到,《以法之名》這電視劇剛開播才兩天,差評就鋪天蓋地的,好多觀眾都在吐槽“演技差”“劇本亂”。
而且啊,大家吐槽的可不是什么小配角,正是主演之一的影帝張譯。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難道張譯的演技真有那么糟糕?
說起張譯啊,我頭一回被他演技震撼到,還是在《士兵突擊》里史進退伍那段。他坐在車里啃蘋果,嘴角微微顫抖,眼淚吧嗒一下掉進蘋果核里。就這沒說一個字的功夫,十年軍營生活的不舍之情,全被他演到觀眾心里去了。
后來《雞毛飛上天》里,火車站重逢的那場戲,他一看到殷桃,手哆哆嗦嗦地摸向口袋里刻著“江河”的磚頭,眼眶紅得跟著了火似的。那種失而復得的狂喜,還有不敢相認的惶恐,把觀眾看得一愣一愣的,B站彈幕全是“封神”的字樣。
還有《懸崖之上》,那場戲更是絕了!他被吊起來灌冰水,脖子上的青筋暴得像琴弦一樣,眼球紅得仿佛要炸開。就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那種被酷刑折磨的疼痛。
那時候的張譯,演啥像啥,觀眾都顧不上記他長啥模樣,心里全是史今、陳江河、張憲臣這些鮮活的角色。
但也不知道從啥時候起,張譯好像被角色給“套牢”咯。
就拿《狂飆》來說,他演的安欣,頭發白了,眉頭皺著,說話聲音壓得很低,就像含著冰塊似的。
還有在電視劇《他是誰》里,衛國平那眼袋都垂到顴骨了,看人的眼神總是透著一股憋屈勁兒,卻又好像有話沒說透。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在《以法之名》里,他演的洪亮檢察官一出場,白發、皺眉、低音炮這三連招一使出來,彈幕都在刷“安欣串戲了”。
你像他在《一秒鐘》里撇嘴,《滿江紅》里壓著嗓子說話,《狂飆》里刻意學的南方口音,就算到了其他劇里,還是那些動作、那種聲音。
有一回看他演審問戲,坐在椅子上眼神放空,蔣欣沖進來吼他,他馬上縮著脖子接電話,那唯唯諾諾的樣子,跟安欣被領導訓話時簡直一模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張譯也確實挺拼命的。從 2019 年到 2022 年,才三年時間,他就一口氣拍了 16 部戲。光 2022 年,他就進了 6 個劇組!
所以啊,2023 年《狂飆》剛播完,緊接著《他是誰》就上線了,中間還穿插著一部電影《滿江紅》。
其實這幾部作品本身都還不錯,可問題是,誰能受得了半年內連著看三個“張譯牌執法者”啊?
結果呢,《他是誰》剛開播的時候豆瓣評分還有 8.2 分呢,后來一路跌到 5.6 分,這原因嘛,多半得算在張譯頭上。
其實張譯自己心里也明白,在華表獎上臺的時候他就說“作品太密,觀眾看累了,我得歇歇”。可《以法之名》是之前拍好的存貨,想轉型也趕不上趟兒了。
再說說蔣欣,在《以法之名》里,演技有點固化的可不止張譯,蔣欣也是。
蔣欣的演技那原本可是有目共睹的。就說她在《甄嬛傳》里演的華妃,把那種靠著家世撐腰的驕縱勁兒,對皇帝又愛又恨的糾結,還有最后撞墻時的絕望,全靠眼神和身段展現得淋漓盡致。
記得她臨死前那句“這歡宜香,你害得我好苦”,當時彈幕全在刷“突然恨不起來了”。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能把角色立得穩穩當當的。
后來在《歡樂頌》里演樊勝美,她擠在出租屋里敷著面膜哭,還偷偷掐著自己大腿,跟哥哥打電話賠笑臉的那場戲,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她拿白玉蘭獎的時候,沒人說她“不配”!
可在《以法之名》里,她演省檢主任鄭雅萍,按道理說,這角色應該是那種西裝革履、說話滴水不漏的精英形象。結果倒好,她一出場就跟人拍桌子,脖子上青筋暴跳得比臺詞聲音還大,吼人的時候那眉飛色舞的樣子,跟華妃罵夏冬春簡直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還有一場戲,她為了給老同事求情,對著張譯大喊 “司法得講人情”。這話從一個檢察官嘴里說出來,彈幕瞬間就炸鍋了:“樊勝美魂穿檢察院了?”
其實蔣欣演技還是有的,就是這次可能太想證明自己能演正劇了,結果不小心把演華妃和樊勝美的表演習慣帶到新角色里去了,用力過猛了些。
這《以法之名》啊,除了倆主演有問題,劇情和臺詞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有一場戲真把我看懵了,張譯演的檢察官洪亮押解嫌疑人的時候,就聽對方說了幾句煽情的話,居然當場就把手銬給解開了?
結果嫌疑人趁機尋死,還好最后搶救回來了。這情節也太離譜了吧,現實生活中司法人員哪能干出這種事兒啊?明顯就是為了制造緊張沖突,硬把劇情往狗血的方向編。
還有法庭那場戲,女律師突然在法庭上翻供,現場立馬亂成了一鍋粥,可法警就跟沒反應過來似的,半天都不上去控制局面。這哪像個嚴肅的司法現場啊,觀眾都吐槽編劇這是在“侮辱智商”。
更過分的是蔣欣演的檢察官,居然在劇里說出“司法應講人情”這種話。這要是從別人嘴里說出來,倒也沒什么,可從執法人員嘴里說出來就完全變味了。畢竟在法治社會,講究的就是依法辦事,這么一說,直接把“人情”和“法治”的界限攪得一塌糊涂,角色的專業性也瞬間崩塌了。
這明顯就是編劇沒好好去研究司法流程,坐在家里閉門造車,才搞出這么多漏洞。
導演說是想展現法律人的困境,可就這劇情和臺詞,觀眾看到的只有離譜,根本感受不到一點專業和深度。
也怪不得這部劇差評如潮,真的是太不把觀眾智商當回事兒了。
說起來,張譯剛開始跑了十年龍套,才在《士兵突擊》里火了起來,后來還拿了影帝。
可演的戲多了,難免會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也容易不自覺地復制其他角色的特點,尤其是白發、皺眉、壓嗓子這些標志性動作,特別容易讓觀眾出戲。
所以啊,張譯要是想打破這種局面,就得拿出當年從龍套熬出頭的那股狠勁兒,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嘗試一些全新的角色。
畢竟現在這娛樂圈流量至上,演員要是總打安全牌可不行,只有敢于突破自我,才能讓自己的演技一直保持新鮮度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