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馬河畔,晨光熹微;長虹飛架,旗幟飄揚。7月1日清晨,涿州市拒馬河畔,隨著首輛汽車緩緩駛過嶄新的騰飛大街北延跨拒馬河大橋,這座承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的現代化交通樞紐正式通車。千余名市民以“騰飛大街健康跑”的活力姿態,共同見證了這座改寫京南區域發展格局的地標性工程投入使用。這座橋不僅是鋼筋混凝土的物理連接,更是涿州城市能級躍升的“關鍵一躍”,折射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時代脈搏。
拒馬河,這條流淌著涿州千年文脈的母親河,曾以永濟橋的“拒馬長虹”見證過商賈駝鈴的悠揚,承載過燕趙兒女的豪情。而今,嶄新的騰飛大橋如巨龍騰空,橫跨南北,將歷史的深邃與現代的輝煌緊緊相擁。從明代永濟橋到現代騰飛橋,變的是時空坐標,不變的是涿州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基因;從“十八省通衢”到“京津冀樞紐”,改的是交通版圖,不改的是涿州開放包容、聯通四方的胸襟格局。
這座大橋的誕生,本身就是一部篳路藍縷的創業史詩。自2021年破土動工以來,建設者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攻克了征遷協調的千頭萬緒,戰勝了疫情沖擊的嚴峻考驗,抵御了洪水侵襲的驚心動魄。
這座橋,是城市騰飛的“黃金紐帶”。長期以來,碼頭鎮和高新區兩岸交通依賴京白路、向陽商業街等道路,兩個區域之間車程長達半小時到四十分鐘,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成本一直處于較高水平。總部在碼頭鎮的河北精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麗英算了一筆賬:“過去貨物運輸繞行需半小時,如今單程縮短至不到10分鐘,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大橋的建成,徹底打破了制約涿州北部新城發展的地理瓶頸。
這座橋,是民生幸福的“連心之路”。作為涿州“東拓北延”戰略的核心項目,騰飛大橋全長2723.3米、寬50米,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集道路、橋梁、排水等六大系統于一體。通車后,涿州至北京六環車程縮短,至大興機場車程壓縮,與京廣高速鐵路、大興機場涿州航站樓形成“空鐵路”立體交通網,真正實現“工作在北京、居住在涿州”的無縫銜接。在北京工作的市民王女士感慨:“以前每天6點多起床趕路,現在能多睡半小時,通勤的感覺更為舒適和便捷。”
健康跑的終點設在位于騰飛大街的未來城前,但涿州的發展征程永無止境。騰飛大橋的貫通,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涿州將以永不停歇的奔跑姿態,推動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加速崛起,讓“涿州速度”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生動注腳!
暮色中的騰飛大橋流光溢彩,橋體燈光與拒馬河波光共舞,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與橋的約定。讀懂一座橋的堅守與跨越,便讀懂了一座城的初心與雄心;讀懂一座城的拼搏與奉獻,便讀懂了一個時代的使命與擔當。涿州,正以橋為筆,以路為卷,在京畿大地上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壯麗詩篇。
來源:涿州發布客戶端
運營:宋華
責任編輯:謝鵬 劉麗鴻
監制:王金瑋
涿州融媒新媒體中心
你“在看”,就是給我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