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無錫靈山的 “梵境雙輝——龍門石窟與靈山勝境的藝術對話”展覽中梵宮廊廳穹頂的飛天群像)
近年來,我去過全國數十個城市,觀察到一個現象越來越明顯:年輕人不再一味追逐“洋潮 ”,反 而越來越喜歡“國潮”,越來越多以大學生為代表的“Z世代”青年愿意穿漢服逛景區,在短視頻平臺展示傳統中式的生活美學,用自然的方式表達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文化不是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近幾年,不光國內有歷史底蘊的景點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在Tiktok、YouTube這些國際社交媒體平臺上,“ChinaTravel”、“敦煌飛天變裝”這類視頻也動輒收獲百萬點贊,這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在新一代中自然生長的表現。
應該看到,這種自信不是靠喊出來、被強行塑造出來的,而是這代人成長在國家穩定繁榮、文化資源愈加豐富的土壤中,一種水到渠成的選擇。他們對“自己是誰”、“從哪里來”有著越來越清晰的認知,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把屬于中國的審美和故事講給世界聽。具體誰來講、怎么講、在哪里講?“Z世代”正在逐漸成為這一過程中重要的生力軍。這個暑假,在無錫靈山,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青年創意的探索正在展開,為更多年輕人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行自我表達提供了機遇。
一、 與千年佛影對話今朝,東西文脈共話文化自信
7月3日,無錫靈山勝境聯袂洛陽龍門石窟,主題為“梵境雙輝——龍門石窟與靈山勝境的藝術對話”的沉浸式展覽即日開啟。這場展覽意義非凡。
此次展覽由無錫靈山景區與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一東一中,兩大佛教圣地跨越千年、隔空相望,南北呼應,從地理與時間軸重新梳理中華佛教藝術的脈絡,不僅能實體呈現龍門石刻藝術的杰作,更借助AI與數字孿生技術“復原”那些被盜鑿、流散海外的文物原貌。藻井之上的蓮花“天花板”,飛天之下的說法圖景,能夠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在靈山“重生”,讓觀眾不僅“看到”,更能“走入”文化。
無錫靈山也不是偶然的選擇。無錫靈山勝境為中國5A級景區,中國最完整、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被譽為“21世紀世界佛教新圣地”,更在2012年4月被確定為“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已逐步成為一個讓中國海內外游客鑒賞藝術、感悟文化、凈化心靈的“世界級文化藝術殿堂”。30多年來,已經成為無錫城市乃至華東地區靚麗的文化名片。
(圖為“梵境雙輝”龍門展現場)
二、短視頻鏈接傳統,Z世代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敘事不能停留在博物館展柜,也不能只是紙上論文,它要“活”在鏡頭里,“燃”在平臺上,“潮”在年輕人中。這也是尋真文化發起“錫城尋真”大學生國潮短視頻大賽的意義所在。
配合“梵境雙輝”特展,尋真文化正式發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錫城尋真”暑期大學生國潮短視頻大賽。
根據活動規則,本次短視頻大賽面向全國高校在校生,從2025年6月1日開始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31日。參賽的大學生可以穿漢服游靈山、拈花灣、惠山古鎮這些頂級景點,拍攝國潮視頻投稿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并爭取現金獎勵(最高2000元)、榮譽證書、文創盲盒,如果參加尋真文化、真禮文化的面試,還能到無錫市濱湖區的人才公寓免費住7天。無錫市招才引智的力度非常之大。(具體規則詳見)
三、從地方文旅出圈,看中國文化破圈
(圖為尋真文化在景區為模特拍攝)
今天,國際輿論話語權爭奪的背后,是文明自信的角力。在國際輿論場充斥對中國的偏見與打壓的當下,中國青年每一次對傳統文化的主動選擇,每一次對自身昂揚精神狀態的呈現,都是對偏見、污蔑的一次有力反擊。
我也期待、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在這個夏天,在靈山,做點不一樣的事:穿上漢服,在靈山勝境記錄飛天藝術,用鏡頭講述自己的國潮故事,讓世界聽見中國文化的聲音,這是生動的文化自信,也是流淌在每一個中華兒女血脈中的民族精神。
活動信息補充:
1. 短視頻大賽活動規則:詳見推文
2. 活動報名方式:
方式一:掃描互動吧二維碼或復制鏈接到瀏覽器報名:https://item.hudongba.com/party/vkdu7.html
方式二:關注“尋真文化”公眾號,點擊菜單欄【賽事報名】即可加入。
7月3日,“梵境雙輝”藝術展盛大開啟。這個夏天,靈山等你一起讓文化自信“燃”出國潮高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