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又“玩火”!
6月25日到2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在青島召開,印度國防部長辛格率領印度高級代表團出席,這是自2020年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防長首次訪華。
與中方國防部長董軍會面時,辛格稱中印是“搬不走的鄰居”,強調印度“不謀求沖突對抗”,愿妥善處理分歧,但話鋒一轉,就突然提出要“永久劃界”。
為何印度總不消停?中方又是怎樣回應的呢?
印度真實目的藏不住
辛格以“永久解決”為名,實則想把英國殖民時期非法炮制的“麥克馬洪線”合法化,將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徹底收入囊中。
更荒謬的是,印方竟想拿中國實控的阿克賽欽做“交換籌碼”,這種“拿別人東西送禮”的邏輯,難怪被網友調侃為“空手套白狼”。
背后原因很現實:印度經濟快扛不住了,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用中國殲—10CE戰機打出6:0戰績,暴露印軍裝備短板。
國內制造業70%的藥物原料依賴中國,邊境駐軍每天消耗240萬美元軍費,相當于燒掉兩架“陣風”戰機,莫迪政府急需通過“和平姿態”緩解壓力,轉移國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5月公布第五批藏南地名,累計178個地點標注漢字、藏文和經緯度,說白了,就是國家在說:這塊地是咱的,別瞎惦記!
為啥要搞這個?因為藏南地區氣候好、資源多,面積相當于一個浙江省,自古就是中國的地盤,可印度那邊不樂意了,他們外交部發聲明說“荒謬至極”,堅決反對。
這不是印度第一次鬧,他們管藏南叫“阿魯納恰爾邦”,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在耍無賴,中國外交部立馬回懟。
就一句話:藏南是中國的領土,起名字是自家事,外人別插嘴!印度防長辛格一看地名事件沒討到便宜,才在青島上合組織會議上耍小心思。
面對印度的高調提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6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給出了冷靜回應:“中印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
她指出雙方達成了關于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還有各層級的外交軍事溝通機制。
當印度記者追問為何23輪談判仍無進展時,毛寧強調:“邊界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解決起來需要時間,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這句看似平淡的回應,體現了中方對印度提議的審慎態度,中國堅持的是“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解決方針,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永久劃界”。
邊境現實
中印邊界問題的核心癥結,在于那條從未被中國承認的“麥克馬洪線”,這條線是英國殖民印度時期,英屬印度外務秘書麥克馬洪單方面劃定的產物。
印度獨立后全盤接收英國殖民遺產,將“麥克馬洪線”的印度段當作正式邊界,而印度一邊喊著要談判,一邊卻在藏南地區大興土木:修建色拉隧道、直升機坪,甚至大規模向當地移民。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已舉行了23輪,最近一次是2024年12月由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雖然雙方在一些摩擦點脫離接觸,但大部分邊界仍未劃定。
印度急切提出“永久劃界”的另一層考慮,可能是想集中精力解決印巴爭端,但這種算盤可能是一廂情愿。
中國正通過多邊合作重塑南亞格局,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三邊合作機制的建立,沖擊了印度主導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同時,巴基斯坦宣布從中國進口40架五代隱身戰機殲-35A,以及空警500預警機和紅旗-19防空系統。
更讓印度不安的是,阿塞拜疆為巴基斯坦提供了20億美元投資,伊朗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額從30億美元暴漲到100億美元。
有了這些資金支持,巴基斯坦自然能與中國進行更大規模的軍事合作,然而,印度的對華政策始終存在兩面性,就在辛格在華表態的同時,印度國內仍不時釋放對華不當言論。
在國際舞臺上,印度的行為同樣令人質疑,伊朗抓獲超過700名以色列間諜,其中大部分來自印度,而伊朗的軟件系統恰恰是印度開發的,印度利用這種技術信任出賣伊朗機密。
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讓國際社會質疑:連盟友都能出賣的國家,與中國這個“對手”談永久邊界有多少誠意?
信源:
澎湃新聞2025—06—26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在青島舉行,多場雙邊防長會晤受關注
外交部2025-06-30——2025年6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