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 總第918期
值日編輯:江文軒 沈欣
審核:石雅風
執行主編:陳卓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圖源:《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7月1日發表題為《戰爭正在走向自主化——印度必須抓緊趕上》的評論指出,自動化已完全顛覆傳統戰爭模式,而印在本輪“自動化”轉型中已經落后。為實現逆襲,印需要充分發揮私營部門的潛力,加速構建具備垂直整合和自主能力的綜合私營國防科技生態系統,在此基礎上開發適用于印度的前沿自動化技術。本文作者馬諾伊·K·查南,為印退伍軍人,曾任印裝甲兵團軍官與國防分析師。
自動化已根本性改變戰爭的本質,成功適應這一轉變的國家將占據主導地位,落后的國家則將面臨淘汰。在這個不斷發展的自動化范式中,有四個關鍵特征已逐漸顯現:炮兵將主導進攻行動、防空系統將成為主要的防御屏障、工兵的作戰意義將超越機動性和反機動性、步兵和裝甲部隊將執行由戰略火力和自動系統引導的決定性機動。這些轉變背后則有一條統一的主線,即所有戰斗人員和系統都必須實現自動化。鑒此,印必須盡快察覺、適應上述變化,加速構建自動作戰生態系統。
印實現上述轉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印缺少一個具備垂直整合和自主能力的綜合私營國防科技生態系統。盡管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印度電子有限公司(BEL)等私營企業正在開發無人機、巡飛彈等武器裝備,但還沒有類似美國安杜里爾工業公司(Anduril)那樣的多域集成生態系統,而這是印必須迅速跨越的前沿領域。此外,印軍也需超越“支援兵種”“前線-后勤部隊比”等傳統觀念,圍繞“自動作戰”調整其建軍原則,牢牢樹立“任務指揮必須以機器而非人為終端”的思想。
鑒此,印度軍事“自動化”轉型的當務之急有三:一是構建一個集學術界、初創企業、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實驗室于一體的國防科技孵化模式;二是加大對軍民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邊緣處理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三是仿照美國防創新部門(DIU),打造一個由國防部負責運營的自主戰爭中心。其中,關鍵在于必須重視私營部門的重要性,將其從單純的供應商提升為地位對等的戰略合作伙伴。只有這樣,印才能及時開發出可用于印軍“自動化”轉型的本土化產品,從而實現對美國等領跑者的趕超,牢牢占據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NEWS
圖源:X
路透社、《印度斯坦報》7月1日報道,印度聯邦內閣6月30日批準了一項預算高達9944.6億盧比的就業掛鉤激勵(ELI)計劃,旨在通過向雇主和雇員提供補貼,在兩年內創造近3500萬個就業崗位。員工方面,首次入職的員工將獲得最高1.5萬盧比的單月工資補貼,分兩期發放,第一期在就業6個月后提供,第二期在12個月后發放。為了鼓勵儲蓄,一部分發放資金將被存在一個特定賬戶中,過一段時間后才能取出。雇主方面,雇主每增加一名持續就業至少6個月的員工,將在兩年內每月最多獲得3000盧比的補貼。雇傭少于50名員工的企業需至少雇傭兩名員工才能申請補貼,雇傭超過50名員工的企業則需要雇傭至少五名員工。所有補貼都將直接打入員工和雇主的銀行賬戶。制造業部門獲得額外兩年的補貼。據媒體報道,盡管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但失業問題依然是該國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數據顯示,印度15-29歲城市青年的失業率從4月份的17.2%上升到5月份的17.9%,而農村青年失業率也從同期的12.3%攀升至13.7%,45%的印勞動者在農業部門就業。針對這一問題,莫迪2024年7月首次在聯邦預算中提出了ELI計劃。媒體分析認為,ELI在未來五年內所需的財政支出可能高達2萬億盧比。
NEWS
莫迪總理將在未來幾天訪問這些國家。圖源:《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7月1日報道,印總理莫迪7月2-9日將對非洲和南美洲國家進行訪問,以強化印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系。莫迪還將出席在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7月2-3日,莫迪將訪問西非國家加納,這是印總理三十年來首次對該國進行訪問。莫迪將與加納總統約翰·馬哈馬(John Mahama)舉行會談。印是加納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主要產品是黃金(約70%)。7月3-4日,莫迪將訪問加勒比海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是1999年以來首次印總理訪問特多。莫迪將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理卡姆拉·佩薩德-比塞薩爾(Kamla Persad-Bissessar)和總統克里斯汀·卡拉·康加盧(Christine Carla Kangaloo)會面。特多有約40%居民是印度裔。7月4-5日,莫迪將訪問阿根廷,這是印總理57年來首次訪阿。莫迪將與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會面,探討加強兩國在國防、農業、能源、稀有礦產等領域的合作。阿根廷也是當下與美國關系最好的拉美國家之一。7月5-8日,莫迪將前往巴西(Brazil),出席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并對巴進行國事訪問。峰會期間,莫迪總理將與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舉行會談,討論全球治理改革、多邊主義、氣候行動等重要議題。巴也是印在拉美的最大貿易伙伴。7月9日,莫迪總理將訪問納米比亞。莫迪總理將與納米比亞總統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Netumbo Nandi-Ndaitwah)會面,并在納米比亞議會發表講話。納印雙邊貿易額已從2000年的不到300萬美元增長到現在的近6億美元,雙方在采礦、制造、鉆石加工和服務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2022年,8只來自納米比亞的獵豹被野放于印中央邦,意在恢復印獵豹種群。這也是世界上首次跨大洲重新引入一種大型食肉動物。
NEWS
美國海岸警衛隊艦艇“斯特拉頓”號。圖源:路透社
路透社7月1日報道,“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印度、日本、美國、澳大利亞近日共同啟動首次由各國海岸警衛隊主辦的“QUAD海上觀察員行動”( Quad-at-Sea Ship Observer Mission)。四國宣稱,該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提升成員國間的相互可操作性,加強“印太”地區海上安全保障。在行動中,QUAD成員國將派出至少包括一名女性的兩名海上警衛隊軍官登上其他成員國船只,在實際航行中交流經驗、分享知識。本次,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的軍官團隊登臨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傳奇級“斯特拉頓”號(USCGC Stratton)巡邏艦。該艦滿載排水量4600噸,可以執行打擊販毒、漁業執法、海上搜救和維護海上安全等多種任務。在本次行動中,“斯特拉號”將從帕勞群島出發,目的地是美國關島。媒體分析認為,本次行動標志著QUAD成員國海岸警衛隊開始探索共同提供海上公共產品,而在此之前QUAD更多聚焦傳統安全合作。2024年9月,QUAD威爾明頓峰會決議舉行海上觀察員行動。印國防部表示,這與印提出的SAGAR(區域所有人的安全與增長)海洋理念高度契合。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動舉行同期,印外長蘇杰生(S. Jaishankar)7月1日訪問美國,參加QUAD外長會議。會議重點討論地區和全球的發展動態,特別是“印太地區”的最新形勢。四國外長將評估各項QUAD倡議的落實進展,并即將在印舉行的QUAD峰會做好準備。
NEWS
圖源:《印度快報》
《印度快報》6月30日報道,印旁遮普邦政府強推該邦史上最大規模土地征用運動,引發各界強烈抗議。據悉,在旁邦新推出的城市化土地集中政策中,該邦1200個村莊中的158個村莊、超4萬英畝(161.87平方公里)土地被納入“計劃征用”范圍。但是,該邦的城市化率已達42%,遠高于31%的全印平均水平。盡管邦政府表示“不會強行征地,且制定了一套尊重農民和土地所有者權利和愿望的模式”,但未能平息外部強烈反對聲音。農民方面,受影響農民指責邦政府與開發商、土地兼并者暗中勾結,反對將“廣闊、肥沃的農業用地用于投機性房地產”。學界方面,經濟學家警告邦政府存在“盲目推動土地貨幣化”之嫌,“缺乏創造就業或提振全邦經濟的整體框架”,且許多此前已征用的土地未進行實際開發。政界方面,政府官員警告,本輪征地運動可能導致該邦水稻減產約15萬噸,恐對該邦的糧食安全造成挑戰。反對黨方面,印人黨指責旁邦執政黨平民黨(AAP)在2月德里選舉中落敗后“將旁邦當成了提款機”,認為本輪征地運動完全是“有預謀的惡意收購”;國大黨也對旁邦政策表示擔憂,認為這將掏空旁邦農村地區,進而沖擊所有相關行業。分析指出,盡管外界反對聲音愈演愈烈,但旁邦政府看上去無意中止相關政策。而隨著征地調查隊逐漸深入旁邦各地,該邦的騷亂可能進一步升級。
NEWS
2025年3-4月印出口至美iPhone數據。圖源:《印度時報》
《印度快報》7月1日報道,印方在“印美貿易面對面會談”中再次提出希望美對自印向美出口的電子產品實行零關稅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暫停期限于7月9日結束,若印美在此前無法達成貿易協定,印將面臨美高關稅沖擊。分析指出,印美雙方都不太可能在貿易談判中達成己方的期望結果。一方面,印不太可能達成其所期望的“零關稅”目標?!爸圃鞓I回流”是特朗普政府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利用關稅逼迫在中、印等國的制造業產能向美回流則是其中的核心手段。為此,特朗普政府不僅對印加征26%的“對等關稅”,還威脅“對在美銷售的印或其他地區生產的iPhone額外收取25%的關稅”。并且,關于正在進行的印美貿易談判,特朗普態度仍保持曖昧,僅表示“美印‘可能’簽署一項‘開放印度’的協議”。另一方面,美不太可能達成其制造業回流目標。盡管遭特朗普政府關稅威脅,蘋果公司仍表示“在美銷售的大部分iPhone將在印度生產”,并將進一步提升印制iPhone比重。其合約制造商富士康也在近日宣布向其印度子公司“裕展科技(印度)”投資14.9億美元,用于在泰米爾納德邦建造工廠。還有分析指出,由于印美雙邊貿易談判中涉及關稅的討論可能僅限于現任政府征收的行政級關稅,因而就算印美能夠克服困難達成關稅協定,相關條款的持久性也將面臨質疑。
NEWS
孟同阿達尼電力交易數據。圖源:《每日星報》
《印度商業雜志》7月1日報道,孟加拉國6月向阿達尼電力有限公司支付4.37億美元,清償該國此前所有未償欠款。據悉,該筆款項不僅包括此前的未償電費,還包括協議約定附加費用、利息等。此外,孟還向阿達尼開具了兩個月電費的信用證(LC),并用國家主權擔保。在雙方達成和解后,孟已要求阿達尼電力公司按照孟電力發展委員會(BPDB)制定的時間表,恢復恰爾肯德邦的戈達(Godda)發電廠兩臺機組的電力供應。2017年,孟政府同阿達尼簽署長期購電協議(PPA),協議承諾戈達發電廠將在25年內向孟供應100%發電量。然而,因成本上升、內政波動,孟長期難以履行付款義務,阿達尼電力公司2024年將對孟供電量削減了50%。
*閱讀今日日報,請關注“南亞問題研究小組”微信公眾號
本期編輯:饒金山
本期審核:江怡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更多內容請見↓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