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純天然的健康蔬菜,統統只要1元!”暑假第一天,開發區塞納名邸菜場里響起一陣稚嫩的吆喝聲。原來,溧水區狀元坊小學雙塘路校區的27名“小菜農”正在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業”活動,用勞動成果為暑假生活寫下精彩開篇。
凌晨5:30的“搶收大戰”
7月1日早上5:30,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小菜農們已經在學校學生處副主任潘國慶的哨聲中集合完畢。27名學生齊聚學校的“幸福小農場”,被分成宣傳組、空心菜組、豇豆組、青椒組和茄子黃瓜組等五個“生產小隊”。
“孩子們,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只有20分鐘的采摘時間!”隨著潘老師一聲令下,小菜農們立即投入“搶收大戰”。在勞動輔導員虞華金和家長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采摘親手種植的蔬菜。空心菜翠綠欲滴,豇豆修長飽滿,青椒油光發亮,茄子圓潤可愛。半小時后,八籃新鮮蔬菜整裝待發。
菜場里的“商業首秀”
6:50,這支特殊的“銷售團隊”出現在塞納名邸菜場。“空心菜一元一大把、豇豆和韭菜一元一小把、青椒一元一捧、茄子和黃瓜一元兩根!”“叔叔阿姨,這是我們自己種的菜,沒有打農藥,可新鮮啦!”稚嫩的叫賣聲很快吸引了大批顧客。
居民們紛紛為孩子們點贊。“這些娃娃真了不起!”一位老奶奶邊挑菜邊說,“他們既體驗了生活,又讓大家吃到了放心菜。”短短20分鐘,所有蔬菜銷售一空,總收入77元。
潘老師用收入給孩子們買了水和冰棒,作為獎勵。“我用自己賺錢買的冰棒更甜!”“原來農民伯伯每天都要起這么早!”“我以后吃飯一定不挑食,也不浪費糧食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心地分享著勞動換來的甜蜜體驗。
三分地上的新課堂
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溧水區狀元坊小學雙塘路校區創新勞動教育模式,在校內精心打造了一塊3分地的“幸福小農場”,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課堂。
小農場采用“師生共育+家長助力”的運作模式。在日常管理中,學生們全程參與翻土、播種、澆水、施肥等環節,親身體驗“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完整種植過程。同時,學校還特別聘請具有種植經驗的家長擔任志愿者,為孩子們提供專業指導。
狀元坊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區首個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心育的實踐基地,狀元坊小學雙塘路校區始終堅信:勞動不僅是雙手的創造,更是心靈的修行。通過持續性勞動實踐,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種植技能,更在芬芳的泥土中磨煉了意志品質。
從期待種子發芽的忐忑,到見證果實成熟的喜悅,孩子們真切體會到勞動的真諦,更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這個“商業首秀”,孩子們收獲的不僅是77元,更是一份珍貴的人生體驗,這樣的勞動教育真棒!
記者|陶燕燕
素材來源| 狀元坊小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