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航母編隊,浩浩蕩蕩開抵香港維多利亞港,官兵們在甲板上,用身體擺出“國安家好”四個大字,看到那畫面,老淚縱橫啊!
7月3日清晨,香港維多利亞港的風里,都透著股不一般的味兒,由“山東”艦領銜,搭配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的航母編隊,以縱隊隊形霸氣駛向香港,這排面,隔著屏幕都感受到霸氣側漏。
抵近后,海軍官兵身著潔白軍裝,在飛行甲板上用隊列拼出“國家安好”,簡單四個字,不僅是祝福,更是對國家安全與穩定的莊嚴承諾。香港特區政府則以“水門禮”迎接,消防船噴水形成弧形水門,直升機全程直播。
接下來,編隊將在香港待到7號,開放參觀、搞文化交流,港胞們終于能親手摸摸咱的“大國重器”。
翻翻老黃歷,香港碼頭以前可是列強航母的“打卡勝地”,英國、美國航母,來了一波又一波:1945年,“不屈”號作為英國海軍特混艦隊的一部分,參與香港日軍投降儀式,在二戰后首次進入香港。
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曾多次停靠香港,說白了,那時候的香港碼頭就是英國人展示海上霸權的“專屬車位”。1992年,英國皇家海軍最后一艘訪問香港的航母,屬于“無敵級”輕型航母,此次訪問正值香港回歸前夕,象征英國在港軍事存在的最后階段。
此后,便是美軍航母來得更勤快,2001年8月,“星座”號航空母艦成為香港回歸后,首艘訪港的美國航母;00年代“小鷹”號航母多次訪港,還發生了2007年感恩節申請被拒事件;接著是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多次訪港并開放公眾參觀。
顯然,那時候的維多利亞港,停的都是“別人家的大船”,咱只能看著外國軍艦的煙囪嘆氣。直到2017年7月,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編隊首次停靠,5萬港人登艦參觀,艦載機首次集中展示,實現了中國航母“從無到有”的突破。
現在山東艦一來,劇本再次改寫。曾經的海權屈辱,今天終成過去式,甲板上“國家安好”四個大字,比任何歷史課本都打臉。看著山東艦的艦艏劈開海浪,突然覺得咱們這代人很幸運,小時候在課本里讀"強軍夢",現在親眼看著航母編隊從近海走向深藍。
從遼寧艦的“技術練手”,到山東艦的“國產逆襲”,再到福建艦的“黑科技加持”,電磁彈射、電力系統、艦載機配套,這些核心技術全攥在自己手里,中國十年走完西方幾十年航母路。
以后海上博弈,咱才是規則制定者。“福建”艦馬上服役,“三航母”戰隊即將成型,這可不是簡單的“1+1=2”,完全是質變,其中最爽的點,在于戰斗力24小時在線。
畢竟以前總擔心“一艘訓練一艘修”,現在直接實現“一艘戰備、一艘練級、一艘保養”的黃金模式,就像手機從單卡變三卡三待,隨時都能“接單干活兒”,南海有事?福建艦的電磁彈射讓戰機分分鐘覆蓋島礁,臺海緊張?三航母編隊直接織出立體防御網。
而且三航母實戰磨合后,經驗值必定狂漲,就像打游戲升級裝備,中國海軍的“戰力值”即將瘋狂飆升。更讓人期待的是人才隊伍,隨著三航母成建制,艦載機飛行員、航母指揮官、裝備維護團隊都越來越牛。
未來的海洋,注定會有更多中國艦艇乘風破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