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良豪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能停在八樓的2路汽車嗎?”
幾年前,當這個問題被掛在網上時,很多人都以為答案是山城重慶。然而,與這個問題有關的背景卻是在烏魯木齊,出自國民歌手刀郎的成名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后一片飄落的黃葉……”
△多少人第一次知道刀郎,是從這首歌開始的?(圖/《2002年的第一場雪》MV截圖)
無數外地游客按照導航指引,尋找位于烏魯木齊友好路的八樓車站。望著樓高八層的新疆昆侖賓館中樓,看著路上剛剛入站的2路汽車,不少人頓時釋出豁然開朗的大笑——
“噢,原來歌詞里的八樓,代表的不是‘八層樓之上’啊!”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真的不是在重慶。(圖/視覺中國)
“八樓”這個地方,成為人們來到新疆后的游玩目的地之一。同樣令人好奇的,還有這輛停靠在八樓的2路汽車——它到底有多出名,能夠成為烏魯木齊的一張城市名片?
“停運14年后,記憶里的2路汽車終于回來了!”
今年4月20日,不少烏魯木齊人發現,熱鬧的八樓車站門前出現了真正的2路汽車,許多人的青春記憶在這一天被重新激活。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回歸,谷雨的烏魯木齊竟然下雪了。”(圖/小紅書截圖)
這次,披著米黃色車身的2路汽車,定位為別致的“城市暢游專線”。官方介紹里,這輛“時光班車”以著名的八樓車站和城市南邊的三屯碑為接駁點,采取雙向循環運行模式運行,覆蓋烏魯木齊主要的旅游景點、歷史文化街區和商業區。
刀迷們聽說之后感到振奮,烏魯木齊人聞之歡呼雀躍,而率先體驗這條線路的網友們,則紛紛直呼“爺青回”。
嶄新的2路汽車駛過烏魯木齊老城內密集而擁擠的街道,路過去年火熱的《我的阿勒泰》中同款的現代化五層立交橋,將烏魯木齊這座城市最有煙火氣的目的地連接起來——
三屯碑的水上樂園是無數烏魯木齊人力薦的童年記憶,二道橋旁的新疆國際大巴扎是感受異域風情的不二選擇,城中的紅山公園能夠遠眺烏魯木齊的繁華盛景,南門附近的永和巷變身著名的美食街區。
△重新開通的2路汽車定位為“城市暢游專線”,串聯包括新疆國際大巴扎在內的烏魯木齊市內多個旅游目的地、歷史文化街區和商業區。(圖/視覺中國)
最重磅的目的地當屬八樓車站。這里是烏魯木齊最繁華的地段,巍峨壯觀的人民會堂和廣為人知的“八樓”列坐其中。一個熱知識,“八樓”指的正是1959年落成的昆侖賓館中樓,它是新疆第一座高層建筑。因為樓高8層,昆侖賓館便被人們稱為“八樓”。久而久之,“八樓”成為這座城市聲名遠揚的地理坐標。
△“八樓”指的正是1959年落成的昆侖賓館中樓。(圖/視覺中國)
來到這里的人們也不忘走進旁邊的新疆美術館,欣賞了解廣闊新疆的藝術魅力。懂吃的美食愛好者們,還會從昆侖賓館外的店鋪買上一份令人垂涎三尺的八樓豬蹄,一口下去,鹵汁香先行散開,肉香迅速跟上,口水也不自覺又多涌動了幾分。
只需一塊錢的城市微旅行,點亮了烏魯木齊的城市精華,也點燃了無數人的青春記憶。
在老烏魯木齊人眼里,眼下的2路汽車是回憶殺的重現,曾經的2路汽車則是真正的烏市生活印記——在如今的八樓車站旁邊,停靠在路中央的快速公交線路BRT1號線,便是由過去擁擠的2路汽車線路升級而成的交通大動脈。
△原來的2路汽車線路在2011年被升級為快速公交BRT1號線。(圖/視覺中國)
曾經的2路汽車,早在2011年便被升級為快速公交,公交公司在八樓車站留下一行“保存留念”的提示,告訴人們2路汽車曾經來過這里。
社交媒體上,公交愛好者們將老2路汽車視為珍寶。有人更用一段古早版的前方展望復刻視頻勾勒出這條線路的歷史地位:“間隔40秒的2路汽車,是烏魯木齊人不管去哪兒都會坐的公共汽車。”
△在2路汽車重新開通之前,這個線路牌一直保存在八樓車站。(圖/良豪 攝)
互聯網上,一則烏魯木齊的都市傳說概括了2路汽車的“萬能”:去火車站怎么走?坐2路汽車。去明園怎么走?坐2路汽車。去鐵路局怎么走?坐2路汽車。去新疆財經大學怎么走?坐2路汽車,還是2路汽車。
梳理與2路汽車有關的歷史,便能佐證這個段子的真實性。
1946年,當時仍被稱為“迪化”的烏魯木齊開通了一條全新的線路,從建國路出發去往西大橋,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新疆和平解放后,這條線路迎來了第一次調整,改走剛剛興建的友好路,不久后又進一步延伸至新建成的新疆醫學院。
另一次重要的調整是在1962年。時值蘭新鐵路鋪軌到烏魯木齊,新疆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2路汽車也隨之兩頭延伸,一端改至新火車站,另一端則順著蓬勃興建的北京路北上,延伸至城市北端的八戶地。在此之后,2路汽車的走向基本定型。
△曾經的2路汽車線路是烏魯木齊最重要的南北走向大動脈。(圖/微博截圖)
彼時的烏魯木齊市區不大,市區主干道路也不多,友好路便是其中之一。而在那個年代,友好商場是烏魯木齊人購物最集中的地方,2路汽車途經這里時常常人滿為患。加上其能直通烏魯木齊的鐵路樞紐,這條公交線路便成為城市最擁擠的線路。
隨著《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走紅,2路汽車聲名遠揚。老2路汽車被優化取消之后,刀郎曾發博懷念:“從1995年進疆直到現在,這條線路陪著我整整16個年頭,陪著我一步步踏過艱辛,成就著我的事業和命運。時光終于帶走了這一片最后的黃葉,卻帶不走生命里那些瞬間定格的印記。”
冷冰冰的地理坐標被焐熱成了情感的符號,烏魯木齊的魅力既來自于熱烈、豐厚的民間生活,也來自于包容、真誠的城市內核。如果在烏魯木齊的街頭來一場深度的city walk,你既能聽見來自東部城市的方言,也能在不同街區同時看見清真寺和老君廟。
△從紅山公園俯瞰烏魯木齊的城市景觀。(圖/視覺中國)
這與烏魯木齊的發展歷史密不可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烏魯木齊取代伊犁成為新疆省會。彼時烏魯木齊已經成為新疆天山南北的商業中心,來自各省的商人云集于此,有的甚至在這里成立了商會。
新疆和平解放后,國家在烏魯木齊配置了許多重大項目,烏魯木齊的工業基礎得以蓬勃發展。過去荒涼的塞外牧場逐漸變成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大都市,同時也成為中國連接中亞、西亞、南亞乃至歐洲的交通樞紐。
△烏魯木齊是亞洲大陸的中心。圖為位于烏魯木齊西南方26公里處的“亞心塔”。(圖/視覺中國)
如今回頭再看,這些重大項目深深地刻在了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那些鑲嵌在烏魯木齊公交車站名里的老地標,如今都成為了歷史印記。串聯這些坐標的那些公交車,也用更新穎的方式繼續豐富著城市文化內涵。
烏魯木齊之外,可以說,每座城市都會有那輛充滿故事的“2路汽車”。
今年5月,廣西南寧同樣“還原”了讓城市人倍感親切的2路汽車,用精心布置的裝飾和設計復興被埋沒在歷史里的老線路,撫慰了南寧人心中那份難以割舍的歷史情懷。
在深圳,歌手陳楚生曾在若干年前的一場演唱會上,回憶貫穿東西的204路帶給他的城市印記;而曾經跑遍大半個深圳的310—315環線,更是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又一個拼搏日夜。
這或許是人們對當下城市文旅的更新探索——想要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最容易的切入點往往不在人滿為患的網紅景點,而是流淌在這座城市的不起眼的普通生活日常。
參考資料:
《在“山歌”唱響前,刀郎回了趟“八樓”》 新疆日報2024-11-9
《刀郎公司,已報案》 視覺志2024-11-26
《新疆烏魯木齊公交線路優化 2路車將取消 市民不想說再見》 亞心網2011-8-4
《烏魯木齊記憶|擠不進去的2路車》 新疆我的家2023-12-17
《五一夜市,帶給了烏魯木齊人什么?》 愛屋及烏2023-11-28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有獎互動
曬圖分享趣味美食,點亮廚房靈感
前往九行Travel公眾號
贏購物卡、LABUBU隨行杯盲盒
“你有坐公共汽車的習慣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