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 PAK-DA,綽號“信使”,對標美國B-2,具備隱身能力,這款轟炸機有哪些看點?
戰略轟炸機的研制,花費不會比五代機少,俄羅斯這是要下血本了。主要是因為老舊的圖-95和圖-160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至少在俄高層看來,他們的下一代轟炸機要對標美國的B-2,速度慢點沒關系,一定要有隱身能力。
于是,2008年PKA-DA正式立項,由圖波列夫設計局和聯合飛機制造局共同聯合開發。項目最初名稱為“產品8”,2020年改名為“信使”轟炸機。
因為有對標的B-2,PAK-DA研制的論證階段非常快,外形使用無垂尾、無水平尾翼的翼身融合體布局,兩個發動機進氣口緊貼著機身,進氣道不是筆直的,有曲線來遮擋發動機的高溫核心。
這款轟炸機的保密程度很高,網上流傳的PPT和動畫顯示發動機進氣口位于機翼下方,也有資料顯示,它和B-2一樣進氣口位于上方,具體什么樣,只有等它試飛才知道。
PAK-DA的機身蒙皮用的不是航空鋁合金,而是非金屬復合材料,外加大量碳纖維。機身涂有隱身涂層,可以漫發射雷達波,或者是把它給吸收掉。飛機使用開裂式方向舵,這跟B-2與我國的六代機很像,好處是雷達反射面積小。在翼尖部位還加了兩個上翹的阻力舵,通過調控翼尖來制造阻力不對稱進而控制偏航。
從俄媒曝光的圖片來看,它的翼尖是上翹的,可以猜想一下,它可能會改成轉動翼尖,因為無需飛到超音速,轉動翼尖的材料強度也就不用那么高。據說,這款轟炸機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小于0.1平米,相比于圖-160,隱身能力提高了99%。
PAK-DA的巡航速度較慢,在800公里/小時左右,這和B-2差不多,它的最大航程被設定在12000至15000公里,升限20000米。這個最大航程是不需要進行空中加油的,可以直達美國本土,歐洲全境也都在它的作戰半徑之內。
PAK-DA有空中加油的隱藏式受油口,這樣它在執行轟炸任務時,飛行距離會更遠,加一次油滯空時間能達到60小時以上。
圖波列夫設計局給這款轟炸機選了一個非常可靠的發動機,就是白天鵝圖-160使用的NK-32。當然還需要對它進行改進,改進后的推力變化不大,單臺24噸,主要是加裝數字燃油控制系統,比老款更加省油。一架PAK-DA裝備四臺NK-32-02,最大起飛重量達145噸,內置彈倉可搭載35噸的彈藥,掛載能力要比B-2強。
按照俄羅斯軍方的設想,PAK-DA要能掛載Kh-101常規巡航導彈、Kh-102核巡航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和Kh-95新型遠程高超音速導彈。這款導彈配合著PAK-DA,射程能突破10000公里,掛載核彈頭,在北美防空區外就能打擊美國全境。
PAK-DA加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電子戰能力。它還有無人機操控系統,可作為空中無人機指揮基站使用。同時它還能獨立搜索情報,并共享給其它飛機,有點預警機的意味。
最關鍵的是,俄羅斯準備在這個轟炸機上掛空對空導彈,然后讓它可以干截擊機的活兒。
目前這款轟炸機的研制遇到了一些瓶頸,原本計劃2024年首飛,后來推遲了。現在俄羅斯也沒有多少錢投在PAK-DA項目上了,軍費占GDP比值已經拉到了6%,主要用來打仗了。另外,NK-32-02發動機的測試周期太長,有點超出預料,而且一些雷達的零部件和材料需要外購,已經被西方封鎖了,不知道會不會從我國這里購買。
PAK-DA要是10年前被造出來倒是很不錯,可惜,現在已經有些落伍了。反隱身雷達中美兩家都有了,飛的慢還容易被探測到,這種轟炸機的生存率比較低。
不過,俄羅斯打算用掛載超遠程高超音速導彈來彌補這種缺陷,思路倒是對的。如果中國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相比于B-2沒有什么顛覆性的領先技術,也可以借鑒一下俄羅斯隱身戰略轟炸機的使用方法,比如研制一款空射版高超音速洲際導彈,射程5000公里,掛載在飛機上,遠距離投擲的話生存概率會增加不少,用來反艦也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