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真正的格局,往往通過細節處得以體現,作為高等院校,是以學生為本更能體現大格局、還是以形式主義為上更能體現大格局?答案不言而喻,真正懂得什么是大格局的高校,恰恰是最懂得“以學生為本”這五個字的。
當然了,現如今真正能把學生的感受放在心上的學校也確實屈指可數,只是沒想到,就連頂級學府——北京大學如今也淪落到被自己的學生吐槽“風氣差、沒格局”的地步了,而問題,就出在了畢業典禮上
六七月份正是學生們的畢業季,各大高校也陸續舉行了畢業典禮,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頂尖學府,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自然備受關注。可沒想到,一則來自北大畢業生的吐槽卻火上了熱搜——這場本應以學生為主角的盛典,在學生的視角下已經變成了一場“領導的特供表演”。
北大畢業典禮被學生吐槽:成了領導的特供表演
在北大體育館舉行的畢業典禮上,學生們被安排坐在周圍的座位上,北大每年畢業生數以千計,體育館的空間有限,不可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最佳視角。
這原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些學院的學生只能看見節目表演的側面,而有些位置,譬如數學院的同學們所處座位,甚至只能看見表演的背面,被北大學生吐槽是“屁股位”。
這還不是最要緊的,真正激起北大學生不滿的,是表演者的站位,他們沒有選擇將正面展示給多數學生,而是把正面展示給了領導,這才是導致學生們不滿的原因,而表演者的朝向,歸根結底還是學校安排的。
這位畢業生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是校領導和學生坐在了對立面,表演成了專供領導的節目。”更有學生發出質疑:“頂級學府的風氣怎么也變成這樣了?”一句“領導坐在了學生的對立面”簡直是一語雙關。
在北大學生的眼中,畢業典禮本該是給全體畢業生的“送別儀式”,可當所有的表演者都是沖著臺上的領導而非畢業生們,這樣畢業典禮也就徹底變了味,典禮真正的主角也不再是畢業生,而是學校的領導。
這場表演也不是對畢業生的歡送,而成了學校領導的特供表演,這才是北大學子們倍感失望的關鍵所在,學校領導也不只是在座位上坐在了學生的對立面,更是從格局上徹底坐在了學生的對立面。
如果我們客觀思考這個問題背后的矛盾,可以解釋這一現象,一方面是這樣的安排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只是這批畢業生才發現并且將問題提了出來,另一方面場館位置有限,且畢業典禮也有錄像存檔,這樣的安排可以說不夠貼心,但也算不上大錯特錯。
畢業典禮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歡送學生還是討好領導?
但當我們從學生感受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就能明白北大學子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他們在意的不是能否看到清晰的現場演出,而是在意學校是否考慮過學生的感受
畢業典禮到底是一場莊嚴的制度性儀式,還是一次溫情的告別派對?是學校向社會展示育人成果的平臺,還是學生告別校園生活的紀念時刻?這些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但不同的安排方式直接暴露了學校對這些問題的理解。
從學生角度看,畢業典禮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代表著一個階段的結束和新征程的開始,他們渴望成為這一時刻的主角,期待一場面向他們、為他們設計的儀式。當表演不是朝向畢業生時,他們內心除了不滿,更多的是失望。
作為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從這件事上吸取到的經驗有很多,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學校辦畢業典禮究竟是為了什么?首要目的究竟是為了歡送學生、慶祝他們學有所成,還是單純的向領導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
如果是前者,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就必須考慮到學生們的感受,給予足夠的情感關懷,這一點說難也不難,用心就足矣,延邊大學就給出了最好的“正面教材”;可如果是后者,那么這樣形式主義的活動,既然學校完全不打算考慮學生們的感受,自然也沒必要圈著學生們來觀眾席上湊數,白白的受一了一頓委屈。
或許對于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來說,人文關懷整體上要比一般的學校更多、更好,但細節總能決定成敗,學生的反饋學校是否聽見了、又是否聽進去了,只看明年的畢業典禮如何安排,就能找到答案。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