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分考生賀顯貽放棄211選擇高職。
賀顯貽選擇定向軍士院校,只為圓軍人夢。
她掙脫“唯分數論”枷鎖,將軍旅夢想焊接到祖國需要的地方。
武昌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親自致電祝賀。
定向培養軍士的獨特路徑讓她離夢想更近。
真正的成功,是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么,604的高分上高職究竟值不值?
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武漢一所高職院校最近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這源于他們錄取了一名高考分數高達604分的浙江考生賀顯貽。
這個分數不僅遠超浙江省普通本科線114分。
甚至高過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12分,刷新了該高職院校歷年錄取的最高分紀錄。
事情要追溯到賀顯貽六七歲的年紀,那時她常看到身穿軍裝的舅舅。
舅舅有著長達12年的軍旅生涯,軍人形象在年幼的賀顯貽心里扎下了根。
歲月流轉,舅舅的經歷像顆種子在她心里發芽生長,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參軍入伍、報效國家成了她堅定不移的信念。
今年高考放榜后,手握604分的賀顯貽沒有像多數高分考生那樣選擇名校。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高職院校,武昌職業學院。
武昌職業學院雖然不屬名校行列,卻承擔著為國家定向培養技術軍士的特殊使命。
根據公開的教育資料顯示,該校是國家批準的軍士人才定向培養單位。
畢業生經過三年專業學習后可直接參軍成為技術士官。
主要服務于海軍、陸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等不同兵種。
這種培養模式讓賀顯貽看到了一條實現軍人夢想的直通道。
七月十二日是浙江高考錄取首日,天色尚早。
武昌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王大耀就撥通了賀顯貽的電話,代表學校向她表示祝賀。
這個親自致電的舉動,既體現出對優秀生源的重視,也反映了賀顯貽成績帶來的意外驚喜。
意料之中,這個錄取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議論。
公眾的困惑不難理解:浙江省今年普通本科線設在490分,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為592分。
賀顯貽考出604分意味著她有充分的選擇權。
這足夠踏進眾多211高校的大門,卻偏偏選了一所錄取分數低得多的高職院校。
有人認為這是舍近求遠的錯誤決定。
還猜測是她家人指導失誤才造成這個局面。
不過這種質疑忽略了關鍵信息。
賀顯貽那位老兵舅舅全程參與了她志愿填報的決策過程。
在網絡爭論最激烈時,有了解部隊情況的老兵站出來分析。
普通義務兵轉為士官的困難程度較高,軍校錄取又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定向軍士培養確實是條難得的穩定通道。
他進一步解釋說,定向培養的軍士生完成學業進入部隊就直接獲得士官軍銜。
按規定服役滿十年后還能由政府統籌安排工作。
在部分內行人看來,這姑娘反而是精準地把握住了寶貴機會。
從現實看,她的分數雖高。
但距離浙江省熱門軍校往年約630分的錄取線確實還存在差距。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聲音,賀顯貽表現得平靜而堅定。
她尊重每個關注者的出發點,但更清楚自己的道路該怎么走。
在她看來,追求名校光環遠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來得實在。
這個決定不是一時沖動,是她和家人反復權衡后的慎重選擇。
與其隨大流擠進名校普通專業。
不如鎖定這個既符合職業興趣又能實現軍旅理想的精準賽道。
這件事表面是高分生選了“低門檻”學校的個案。
深層卻牽扯到個人選擇與社會評價尺度的碰撞。
學歷高低固然影響人的發展軌跡。
但最終決定人生價值的是方向選擇與現實執行的匹配度。
當一個人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外界的議論自然就成為了路途旁刮過的風聲。
賀顯貽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轉折。
有的只是一個懷揣軍旅夢的年輕人,在志愿表上畫出的那道清晰有力的選擇。
無論旁人認為值不值得,她都已經站在夢想啟航的跑道上。
主要信源
愛濟南客戶端——賀顯貽(高考604分)放棄本科,就讀高職!本人回應
潮新聞客戶端——潮評丨高考604分卻選擇職業學院,有什么價值啟示?
長江云新聞——604分放棄本科上高職?到底值不值?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