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7月3日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海關系統代表圍繞“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1992年出生的仲安琪現任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三科副科長,曾獲拱北海關個人嘉獎1次、集體嘉獎5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政知君了解到,自2018年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仲安琪始終堅守在大橋口岸,守護通關安全與暢順。她與同事嚴厲打擊各類走私違法活動,查獲綁藏走私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哥倫比亞陸龜、“異寵”鼠婦蟲等,并查獲大橋口岸開通以來最大宗外幣案。率先在口岸推行海關、安檢“一機雙屏、一次過檢”聯合檢查模式,出境旅客通關效率提升50%。
見面會上,仲安琪介紹,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粵港澳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目前平均每天有約8萬人次旅客、1.9萬輛次客貨車、6億元貨物從這里進出,港珠澳大橋已日益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大動脈。
現場,仲安琪帶來了1票跨境電商載貨清單,這是本月第一票經大橋口岸出口的跨境電商貨物,一共是2萬件貨物,價值100多萬元。
她介紹,近幾年,我們持續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推動跨境電商出口多種模式落地大橋口岸,像這樣的電商包裹,發往世界各地的每天有近100萬個。今年前5個月,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出口的貨物就超過了354億元,同比增長82.5%。
近年來,飼養“異寵”成為了新興潮流。仲安琪以往也曾多次查獲“異寵”走私。
會上她介紹,自2022年以來,大橋海關已經成功截獲了外來入侵物種1413批次,全國首例非法引進外來入侵物種案就是大橋海關查獲的經典案例。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深夜,我的同事對一輛小客車進行檢查時,發現司機神情異常緊張,覺得有貓膩,于是對有可能藏匿物品的位置逐一檢查,結果發現汽車天窗、遮陽板夾層、扶手箱暗格這些隱蔽位置,被精心鋪設上了塑料防水膜,里面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耳彩龜。”仲安琪講述道。
紅耳彩龜是公認的 “ 生態殺手”,一旦傳進來,將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甚至人類健康都帶來嚴重的威脅。最后,司機易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0 萬元, 1760 只紅耳彩龜予以沒收。 她提到, 這是我國刑法設立 “非法引進、釋放、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罪”以來的全國第一起判例。
成功截獲了這批“異寵”鼓舞了仲安琪和同事們的士氣,同時也為拱北海關敲響了警鐘。仲安琪說,“我們加速智慧海關建設,持續升級智能審圖系統,積極探索構建多部門協同防控機制,借助智慧監管設備,為現場查驗提供智能輔助。此外,我們還積極加強與地方農業農村、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的協作,確保在口岸現場一旦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鑒定和處置工作,共同筑牢生物安全防線。”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