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在水邊散步時
您有沒有見過
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
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
而是外來入侵物種
福壽螺的卵塊
7月2日晚,長江日報記者在解放公園1號湖看到,環(huán)湖淺水中插著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竿,一些福壽螺趁著夜色爬上去產(chǎn)卵。身著水褲、頭戴頭燈的工作人員將其捕獲,并將附著在竹竿上的粉紅色卵塊清除。
湖中設置了幾個誘捕福壽螺的地籠,當晚,工作人員一共清理出3筐福壽螺,合計67.5公斤,2300余只。
地籠捕獲的福壽螺。李子云 攝
解放公園管理處園林養(yǎng)護一部負責人藍松濤說,它們啃食水生植物,擠占本土螺類生存空間,還在水邊隨處產(chǎn)卵,不僅影響公園景觀,而且不易清除。大量粉紅色卵塊,也令游客感到不適。
今年5月,該園啟動福壽螺綜合治理行動,除了日常插竹竿、下地籠,每月還有8次集中清理。近期為了清除附著力強的卵塊,還用上了高壓水槍和改進版直角鍋鏟。
產(chǎn)在水生植物上的福壽螺卵塊,為清除卵塊,旁邊已有莖葉被截除。記者明眺生 攝
截至7月2日晚,共清理福壽螺21萬余只,卵塊2萬余塊。
如果遇到它們
千萬要注意
一只福壽螺可藏寄生蟲上千條
福壽螺原產(chǎn)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20世紀80年代作為食用螺引進我國,后因口感不佳且攜帶寄生蟲,逐漸被市場拋棄,從養(yǎng)殖場所擴散到野外各種水環(huán)境中。缺少天敵制約的福壽螺繁殖迅速,數(shù)量激增。2022年,福壽螺被列入我國《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解放公園湖中插著的竹竿上附著有福壽螺卵塊。記者明眺生 攝
福壽螺體內(nèi)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包括血吸蟲、肺吸蟲、管圓線蟲等,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極易感染寄生蟲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湖北大學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院院長李兆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福壽螺的繁殖期為5月至9月,在武漢乃至湖北省水域,一只雌性福壽螺一年可繁殖2.5代至3代。這幾代福壽螺的繁殖疊加,一年最多可產(chǎn)螺32.5萬余只。
經(jīng)前期排查,全市共有51座涉水公園發(fā)現(xiàn)福壽螺蹤跡。市園林和林業(yè)局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稱,這51座涉水公園均開展了福壽螺綜合治理行動,治理行動將持續(xù)至9月。
如何分辨福壽螺
福壽螺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為防止大家認錯誤食,下面這份小貼士送給大家。
溫馨提醒
若發(fā)現(xiàn)福壽螺或粉紅色卵塊
請立即聯(lián)系當?shù)仞B(yǎng)護管理部門
反映情況
切勿隨意觸碰、丟棄或放生
更不可食用!
(來源:長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