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場俄烏沖突引起了全世界的劇烈變化、劇烈震蕩,例如:中東地區的哈、胡、真、敘、伊都不行了,因為其背后的總大哥俄羅斯不行了。
同樣的道理,既然俄烏沖突發生在歐洲,那么歐洲的變化自然是首當其沖的;我認為歐洲主要發生了兩個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俄羅斯的周邊國家看到了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看到了俄羅斯對領土的追求并沒有停止。
于是乎,俄羅斯周邊的國家開始紛紛做出選擇,這個選擇就是遠離大俄,甚至直接跟俄羅斯翻臉。
第二個變化就是:歐洲的很多國家感受到了來自俄羅斯的強烈威懾,所以自身安全開始變得異常重要。
在這樣一種現實威懾之下,很多國家要么選擇加入北約自保、要么互相結盟、要么拉美國來駐軍、要么大幅度提高自身的軍費等等。
我們下面來看兩個關于歐洲正在發生積極變化的新聞!
第一個新聞是:俄羅斯的鄰居、曾經的蘇聯加盟國阿塞拜疆和莫斯科方面開始漸行漸遠,甚至將宣布關閉所有的俄語學校。
根據NEXTA新聞報道,阿塞拜疆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逐步關閉俄語學校,并且將俄語完全從課程中移除。
阿方表示此舉將加強阿塞拜疆語的主導地位,目前該國大約有340所俄語學校,其中有16所更是完全以俄語教學。
這些學校的學生總數則達到了16萬,占阿塞拜疆全國學生總數的10%,顯然這一做法將影響巨大。
這次阿塞拜疆似乎是鐵了心要遠離莫斯科,奔向北約尤其是土耳其而去了。他們甚至還在土方的斡旋下,和“世仇”亞美尼亞簽署了一項“贊格祖爾走廊”協議。
第二個新聞則是:根據Politico透露,英德兩國將于7月17日簽署一項重要的防御條約。
協議規定,任何對一方的戰略威脅都將被視為對雙方的威脅,這標志著歐洲正在構建新的防御體系。
因為英德都是北約成員,按道理本來就有共同防務的義務,現在兩國卻單獨簽署條約,其實反映了他們對美國領導的北約并不放心。
那么如何看待上面兩個關于歐洲的新聞呢?我個人有四點小小的看法!
第一,我前面分析過了,現在歐洲的各種變化本質上都是俄烏沖突帶來的、現在整個世界的一些變化其實也是拜俄烏沖突所賜。
第二,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整個世界都發生了一場叫做“脫俄”潮。
如今在歐洲范圍來看的話,幾乎沒有幾個國家還繼續堅定的跟著俄羅斯混了;以前跟著的現在也開始紛紛轉向了,例如:阿塞拜疆、塞爾維亞等等。
第三,歐洲國家現在越來越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以前他們靠美國打造的北約防衛體系來保護自身的安全,現在發現美國人也是靠不住的。
第四,在這次俄烏沖突中,歐洲有兩個國家在援助烏克蘭、支持烏克蘭方面可謂是最積極、最堅定、最富有成效——英國和德國。
其實現在援助烏克蘭的主力已經從美國變成了歐洲,所以英國和德國結盟也可以看成是歐洲援烏的一次重大整合。
最后我想說,希望俄烏沖突的“蝴蝶效應”越來越大、越飛越遠,最終影響到人類每個人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