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多點在看防失聯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
聽說日本米荒,一打聽才發現日本最熱銷的越光米5月漲到每5千克5000日元(約35美元),比美國賣的都貴了。作為長期在美國買日本米,積極為美國貿易逆差做貢獻的人,不免有點幸災樂禍。
為什么一直買日本米?原因有二:
1. 美國最常見的米是東南產的秈米(長粒米),不僅不適合煮飯,還因地理環境,砷含量較高。
2. 加州米砷含量低,多是適合煮飯的粳米(短粒米),但種類少,超市里常見的就黃國寶、紅國寶,還有兩國寶的祖宗,加州玫瑰米(calrose rice)。
相比之下,日本米種類多樣,口感上輕松碾壓美國本土米。而且,除了少數正宗日料店,美國這里餐館都會用廉價的本土米,要吃美國米,外面有的是機會。自己家里廚藝不能和餐館比,只能用料上比人家走點心了。
下面分享一下這些年在美國買過的日本米:
越光(Koshihikari):
說到日本米,繞不開越光。越光最早的培育要追溯到1944年, 新潟縣農業試驗場的高橋博之以“農林22號”為母本,“農林1號”為父本進行雜交。由于二戰,相關育種到戰后才在福井縣繼續。
福井縣培育出了兩個品系,越南14和越南17。14產量高,17 莖稈弱,易倒伏,易患穗瘟病,幼粒多,產量低。不過研究人員注意到17雖然很多時候很拉垮,但只要米粒長成熟,品質很好,于是不舍得放棄,推薦到地方上試種。
日本各地會挑選種植效果好的品系作為自己的推薦品種。17在這地方選秀里依舊拉垮,老家福井縣都沒選它為推薦種。但非常幸運,最早的老家 新潟選擇支持17,原因是它的 抗葉瘟性比 新潟當時的主打品種好,米的質量相當。另外,秋葉縣也選了17。
這讓福井縣決定給17上個戶,登記為農林100,順便也讓 新潟幫著取個名。 新潟按自己和福井都屬于古日本的越地(koshi),就提出以越光(koshihikari)為名,寓意“閃耀于越的稻米”。 (跑個題,hikari是日語里的光,網飛2021年的臺灣電視劇華燈初上,里面的日式酒店就叫hikari,光)
越光定名于1956年。70載光陰,越光不僅達到還超越了當初定名者的期望,它多年來都是日本種植最多的水稻品種,也成了高檔米的代名詞。
由于栽種面積大,美國最容易買到的日本米也是越光。至于口感,經典日本米的粘糯香甜,各方面非常均衡,反正就是好吃的米飯的樣子。
不過日本大米非常卷,越光種植范圍大,不同產地就卷出很多花樣。一般來說, 新潟(N iigata )被 認為是日本最好的產米區,新潟越光也最出名, 新潟下面還分很多區域,魚沼地區的越光又更出挑。美國加州也有引種越光。
綜合這些,美國市場上能買到各種不同的越光。分享一下我吃過的日本越光:
最左邊包裝上寫著JA,就是如今飽受非議的日本農協,ZEN-NOH(全農)是JA的營銷、供應分支。ZEN-NOH一邊出口很多日本農產品到海外,另一邊也為日本進口很多飼料等農業生產必需的原材料。包裝上寫著是 新潟(Niigata)的越光(Koshihikari),類似這種全農包裝的還會有其它產地以及品種的日本米。
最右邊是越光的糙米,只能說是體驗一下,再好的品種,做成糙米,口感完全不能和白米比。
中間是大名鼎鼎的魚沼越光。因為地理環境, 新潟的 魚沼地區非常適合高質量水稻生長。漁沼越光的地位,類似中國東北米里的五常米,米界 天花板 ,飯圈 白月光 。 漁沼越光之下也有分級, 還會區分出更小的地理金標,比如南漁沼。我在美國沒看到那些更精貴的,這種包裝的漁沼越光可能就是美國能買到的頂配了。如果你看到過更高檔的,歡迎在評論區炫耀。
左邊是入水前的魚沼越光,右邊是水洗后,米粒一致性驚人。口味、質量沒得說,就是價格比一般越光貴不少。JA包裝的 新潟 越光打折能買到20-24美元5千克,漁沼越光打折35美元5千克,不打折再加10美元。
一見鐘情(Hitomebore):
越光的子代(越光母本,父本另一種日本米初星),栽種面積僅次于越光的日本米。1991年由宮城縣研發。米粒比越光大一丟丟,口味上比越光更專注于平衡,或者說低調:粘糯上和越光差不多,香甜感更淡。如果說越光是好吃地引人注意,一見鐘情就是好吃卻不顯山露水。
理論上比越光更適合搭配清淡的食材,不會喧賓奪主。但是,明明很低調內斂的米,怎么一見鐘情。。。
銀河之滴(Ginga no Shizuku):
大家可能感受到了,越光之后,日本米取名越來越夸張。銀河之滴大概是美國能買到的最新的日本米品種之一,2015年才在巖手縣研發出來。這米的故事也挺反映日本米的內卷。
巖手也是日本優質大米產區,天氣寒冷一些,主要種植相對耐寒的一見鐘情 。但一見鐘情是宮城研發,即使巖手種的質量不錯,出去評級總低人一頭。于是當地就吭呲吭呲搞創新,弄出了 銀河之滴。
米粒比一見鐘情還大,顯著大于越光。煮出來的飯非常白,光澤明顯。口感上即便冷了也不遜色。
巖手卷完品種還不夠,還搞了一套特殊栽培體系,大概是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符合標準的高品質米冠以巖手純情米的稱謂。所以那個包裝上除了銀河之滴,還寫著純情米。
下面是去年在日本超市拍的兩張照片,都是巖手純情米,左邊是 秋田小町,右邊是銀河之滴。
夢美人(Yumepirika):
也是比較新的品種,2009年出品,2011年在日本全面銷售。夢美人來自北海道,氣候寒冷,日本其它地區研發的水稻品種都不太適應那里的環境。那兒的米也長期被認為是低質,有個說法是北海道的米鳥都不肯吃。
70年代日本發生大米嚴重過剩,作為應對,日本政府規劃要減少稻田耕作,鳥都看不上的北海道就到了大霉,被要求減少一半稻田。生死存亡的威脅下,80年代起北海道農業研究所嘗試培育不僅適應當地氣候,還能在口味上和日本其它地方的水稻品系一較高下的新品種。
幾十年不斷的雜交育種,最終帶來了一鳴驚人的夢美人:出品后第二年就獲得日本谷物鑒定協會的特A級認定。拿到這成績可不容易,日本的大米評級是口味測試,用全國各地的 混合 越光作為標準,差不多的是A級,顯著更好的是特A,24年全日本特A只有39個,新潟越光里也只有魚沼越光拿了特A(夢美人和巖手 銀河之滴從22-24年都是特A )。
Yumepirika的名字是把日語的“夢”(Yume)和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語言里的“美麗”(Pirika)結合,看得出承載北海道的美好期望。
夢美人也是最令我驚艷的日本米:特別軟。注意是軟,不是爛或糊。口感和其它米完全不同,區分度很高。或許受眾不會像更均衡的越光那么廣,但至少我個人覺得很好吃。
我自己選的話:漁沼越光(畢竟是白月光)>夢美人>巖手銀河之滴>一般 新潟越光和宮城一見鐘情。
金芽米(Kinmemai):
這不是品種,是種碾磨工藝。白米只保留胚乳,糙米保留了胚芽和麩(也就是米糠),而金胚米去除了 麩,保留胚芽,營養成分上高于幾乎只有碳水缺乏B族維生素的白米。
只是價格太高(包裝比魚沼越光小,價格一樣或略高),多那么點維生素,不值。打折時嘗個鮮還行,長期買沒必要。 這是免洗米,不用淘米。
秋田小町(Akitakomachi):
很常見,但我還真沒買過。1984年定型,也是越光子代。秋田這個地方研發,那兒好像歷史上出美女,于是選了 秋田小町這個名字(借鑒了秋田歷史上著名美女 小野小町 ),包裝上經常有美少女圖案。
天之粒(Ten no Tsubu):
這兩年才在日本超市看到,也是比較新的品種,2011年上市。產地很有名:福島。據說歷時15年才研發出來,特點是抗倒伏,對于經常有臺風侵襲的日本,該性狀很有意義。
最近打折買了一袋,還沒拆封,不知道口味怎么樣。
艷姬(Tsuyahime):
又是看到過但還沒買過的品種,沒買過的原因很簡單:太貴,沒怎么見它打折。2009年山形縣研發,也是比較新的品種,名字的意思好像是“閃閃發光的公主”。據說非常網紅。
山形產的 艷姬也是屢次拿特A評級。不確定是品種本身優勢還是種植時的嚴苛要求。看網上介紹山形只允許指定的農戶種植 艷姬,種植方式也有嚴格規定,必須有機種植,不許使用化肥。出貨都有嚴格要求,蛋白含量必須低于6.4%才能出售(米的蛋白含量高會影響口感)。就這死命卷的,難怪我印象里就沒打過折,日本超市里看到的價格比魚沼越光還貴。
結語:
上面就是我 在美國 買過或有印象的日本米了。超市里還有一些常見的“日本米”,比如錦米(Nishiki),其實是加州培育種植,和國寶、加州玫瑰類似。
日本米不僅講究品種還講究產地,所以那些栽培范圍廣的品種,挑選時可以注意一下地方。像我個人傾向于越光選 新潟,一見鐘情選宮城。
價格上,日本米比加州米貴一些。現在日本超市遇上打折,除了魚沼越光,基本能在每5千克22-25美元的范圍內拿下。加州也有引進越光種植(Miyabi Koshihikari),我看打折也要約20,沒比日本產的便宜多少,不是很值,不過那個更容易買到,日本本土米很多地方必須找日本超市才有。
美國很多中餐館都會用秈米,口感可悲,日料韓餐大多也會選相對便宜的加州產米。因此,買日本米既是在美國體驗真正好吃的米,也是豐富生活。
補充:你在美國基本不可能買到中國米,中國有出口米到美國,但幾乎都是賣到波多黎各,大部分人接觸不到。所以,想吃五常米的放棄吧。
最后,而要提升米飯成品質量,可以先將大米泡水半小時——有些高檔電飯鍋的程序里也包括了這一步。若是糙米,就需要泡更久,比如8小時,這樣才能做出松軟的效果。
訂閱關注防失聯
前沿醫藥,請關注
參考資料
https://www.reuters.com/world/japan/more-japanese-embracing-foreign-rice-even-before-it-became-tariff-topic-2025-04-16/
https://www.nippon.com/en/views/b00401/
https://www.kokken.or.jp/data/rank_english.pdf
更多精彩內容見Youtube:Y博的科普園
Y博也有播客了,歡迎關注《說醫解藥》
小宇宙、蘋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