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軍高官日前在聽證會上聲稱中國能打擊臺島的導彈有900枚,同時還有另外400枚可以攜帶多彈頭的洲際導彈能將第二島鏈在內的目標全部覆蓋!另外中國還建立了“殺網”戰略預警與打擊系統,使得美軍在作戰中幾乎沒有反應時間,直接威脅了美軍在西太的戰略穩定!
900枚這個數據看起來似乎也不少,然而此前剛結束的伊以戰爭中,伊朗就以幾千枚導彈儲備的襲城戰的方式打的美國逼著以色列停戰了,一個伊朗就能掏出幾千枚導彈,這位美空軍高官竟然聲稱中國能打臺島的導彈只有900枚,這不是開玩笑嘛!
導彈只有900枚,但是“殺網”系統是相當牛逼
日前在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國防預算小組委員會聽證會上,美空軍部長特洛伊·邁因克和太空operations首席查恩斯·薩爾茨曼在聽證會上表示,解放軍的彈道導彈武庫方面增加速度和規模超出美國的預料:
中國現在擁有900枚戰術彈道導彈能打擊臺島,另外還有數百枚中近程彈道導彈以及巡航導彈等能打擊日本關島、阿拉斯加,甚至澳大利亞等區域;兩位高官還表示,最嚴重的還是中國至少部署了400枚能攜帶多彈頭以及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
薩爾茨曼則表示,真正的游戲規則改變者不只是數量的壓力,還有為這些武器建立的數據鏈系統,薩爾茨曼稱解放軍開發了鏈接數百顆衛星、地面系統和打擊平臺的“殺網系統”。薩爾茨曼稱這個由470顆偵察衛星組成的“殺網系統”能在解放軍能在數秒內打擊目標,嚴重縮短了美國在有爭議區域的反應窗口。
薩爾茨曼還表示,這個“殺網系統”是個新一代指揮體系,不但能指揮控制彈道導彈的打擊,還能將數據實時連接到巡航導彈平臺上,與傳統預警機體系完全不一樣,美軍認為,這是臺海危機期間解放軍阻止美軍進入西太平洋的重要手段!
說的解放軍好牛逼:都是真的嗎?
不得不說這太空operations首席查恩斯·薩爾茨曼說的PLA(解放軍)真牛逼,但是美空軍部長特洛伊·邁因克卻說中國大陸只有900枚導彈能打擊臺島,聽著似乎也不少,但是總覺得哪里有點問題,畢竟伊以戰爭剛剛結束,大家都還記得美媒都評估伊朗至少有3500枚彈道導彈,其中應該有2000枚導彈的射程能覆蓋以色列。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相隔1000公里以上,伊朗都整出了2000多枚彈道導彈玩了個“導彈襲城戰”,打得以色列發怵,這建國以來本土被打那么慘,也就是這次伊以戰爭了!中國的實力可比伊朗強太多了,只有900枚導彈能打到只有100來公里臺灣海峽相隔的臺島,這特么是啥機構評估的,這水平是不是太差了?
事實上種花家也沒法反駁這個900枚彈道導彈的數據是對還是錯,因為并沒有一個公開數據!不過種花家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各位,這打擊臺島目標根本就用不著彈道導彈,用火箭炮就夠了,從臺島東北側到東南側,距離最多也只有250~400公里,全在火箭炮的射程之內!
據央視公開的數據,PLA的火箭炮打擊精度<5米,當然這是射程幾十千米的火箭炮打擊精度,不過這個數據已經遠遠超出了各國對火箭炮打擊精度的理解。這射程300來千米的火箭炮,精度估計和戰術彈道導彈不相上下了,甚至前幾年還公開火箭炮打擊移動目標的新聞,這個玩法....就是吧火箭炮玩出花樣了,所以打個臺島用得著成本更高的戰術彈道導彈?
這個火箭炮的數量就不好估計了,成本低、精度高,流水線一開,這個數量就沒法估計了!而且還有各種彈頭,比如遠程投送無人機、反坦克末敏彈藥、子母彈、常規彈頭......你能想到的都能往里塞。
國外對于中國各種武器的產量理解上總是有個問題,不知道他們是故意為之還是對中國的產能估計嚴重不足!可能全世界都沒法理解PLA對于火力強度的追求,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從朝鮮戰爭到中印邊境戰爭,火力不足恐懼癥一直就困擾著PLA,像美軍一樣不計彈藥量的打法才是PLA追求的,這個問題到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時才得到緩解。
所以各位不用懷疑,PLA在備戰時的裝備與后備彈藥配置都是過飽和的!同樣各位也應該相信,PLA的裝備配置是有工業克蘇魯背書的。去年央視就公開過PL-15的全自動化生產線,日產數量是100枚,相比之下雷神公司的AIM-120D的年產才500枚。
6月3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中國目前月產FPV無人機數量可達50萬架,戰時能飆到70萬架!中國汽車一年都能產3000萬臺,平均到每個月都有250萬臺,區區無人機月產只能70萬?太小看了吧!有網友表示,廣東、浙江、江蘇這三個省的日產就能達到50萬,車間都可以雙休,還能8小時工作制!
評估中國導彈只有區區幾枚的說法,不是對中國這種工業克蘇魯的理解不足,就是為了迎合某些需要,比如美軍每次在向國會要錢時就會夸大中國威脅,比如武器各種厲害;而鼓動國會要介入地區熱點時又會有意無意的忽略PLA裝備的先進以及數量優勢。
這種操作往往會貽笑大方,不過這次的美國空軍部長特洛伊·邁因克是貶低PLA裝備的,但太空operations首席查恩斯·薩爾茨曼卻是吹爆了PLA,前文中他對“殺網系統”的描述直接就將其上升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這“殺網系統”真有薩爾茨曼說的那么牛逼?
“殺網系統”到底說的是啥?
其實彈道導彈并不需要所謂的“殺網系統”支持一樣可以打擊目標,你看伊朗并沒有衛星數據鏈,彈道導彈一樣打的以色列鬼哭狼嚎,因為在彈道導彈的打擊鏈中沒有額外的數據鏈要求,使用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早期是機械陀螺儀,現在一般是激光陀螺儀,精度非常高,1000公里內做到30米打擊精度并不難。
如果要末端制導的話,也可以用彈頭傳感器來實現,比如紅外、雷達或者光學導引,一般而言在彈道導彈彈頭導引上,光學比較簡單,雷達應該是最難的,因為在穿越大氣層后上千度高溫下還要透波,這個據說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搞了很久都搞不出來,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高溫透波材料搞不定。
那么“殺網系統”是假的嗎?當然也不是,因為查恩斯·薩爾茨曼只說了一半,他并沒有說明這套系統最早其實是用來給DF-21D在全球定位航母以及大中型水面艦艇用的,因為DF-21D的打擊鏈必須要有實時定位并中途制導的數據鏈,其原理大致是這樣的,不保真啊,但原理應該大差不差:
第一步:定位航母,必須實時定位
用衛星照片判讀實時性無法保證,DF-21D這類導彈打擊的范圍是2000公里左右,也就是西太平洋,但是衛星卻只能全球布局,可以使用傾斜靜止衛星軌道或者莫尼亞軌道來重點關照西太地區,但對航母動向的偵察需要低軌道,所以只能也能大致圓形軌道全球布置,薩爾茨曼稱470顆衛星的星座,從低軌道覆蓋海面航母動態位置實時觀測,應該差不多是這個數量。
第二步:中途制導,必須中途修正目標位置
目標精確坐標確認后,DF-21D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大概需要10~12分鐘,現代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以及驅逐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的最高航速一般都是32海里,從導彈發射到命中目標這十多分鐘內大概能駛出6海里左右,也就是10公里,可能會超出彈頭出黑障后彈載雷達的掃描范圍,因此在彈頭重返大氣層前必須進行一次中途修正。
第三步:末端鎖定與摧毀
彈頭在出黑障區后彈載雷達開啟,彈載計算機分析計算鎖定目標,接下來就是以十幾馬赫的速度從天而降摧毀目標。目標水面艦艇可能會在發現導彈來襲后進行大幅度機動,比如最高航速逃離,或者急轉彎等,此時經過中途修正的彈頭雷達掃描區域或鎖定目標,無論再機動都無法逃脫打擊。
這個是DF-21D這類彈道導彈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大致過程,早在2010年前后就取得了初步作戰能力,早期只能對美軍航母,隨著高超音速導彈出現后,這套全球偵察系統也升級對兩棲攻擊艦甚至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定位能力。當然該系統也能為高超音速導彈比附DF-17和DF-26和DF-27定位并中途制導。
這套系統的副產品就是對任何支持衛星鏈路的武器進行制導或者中繼制導,超遠射程的導彈如果超出了預警機等中繼數據鏈制導后,剩下的就只能根據慣性導航或者北斗以及彈載數據匹配等表有限的制導。如果有全球衛星數據鏈,那么射程將不再限制制導方式。
比如我國的DF-100導彈,射程4000千米+,全程超音速,巡航速度4馬赫+,巡航高度30千米+,這種導彈是不是很嚇人?有了衛星中繼制導,這種導彈也可以變成打移動目標的利器,可以這樣形容,目前PLA的武器已經形成了體系作戰模式,這套被美國人命名為“殺手系統”的數據鏈已經把常規武器都“盤活”了。
這個才是讓美軍夜不能寐的系統,薩爾茨曼對這套系統的評價還算是比較中肯的,只是他說的不是那么清楚,各位如果無法理解這個原理的話,只要知道這套系統很牛逼就是了,部分技術連美國都做不到。
美日同盟:日本正打算下場臺海危機?
美軍B-2轟炸機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番相當熱烈的討論,有很多網友就表示,強大的美軍又回來了,美國在伊朗的行動威懾了中國,事實上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是否定的,B-2這種打擊模式,也只能針對伊朗這種防空系統早就被摧毀的國家,像巴基斯坦這樣擁有中國全套武器的國家是絕對不敢的!
印巴空戰已經讓全世界認識到中國體系作戰的威力,比如高性能預警機+先進航電系統的戰斗機+超遠程空空導彈,打了個印度6:0,這個意思就是印度沒有任何方式反擊巴基斯坦空軍。這個模式基本可以碾壓目前全世界的軍備,連美軍遭遇都一樣吃癟!
按中國軍方的作戰模式,這個所謂的“殺手系統”與空軍的預警機作戰體系和無人機偵察體系和無人預警機,還有海軍的航母與水面艦艇以及水下作戰體系;另外還有陸軍的裝備裝甲車、以及大量的無人機、機器狗與機器狼等所有的終端以及傳感器,又隸屬于一個更大范圍的作戰體系統籌,如此龐大的體系作戰模式,全球也只有中國能整合成功。
所以日本真打算臺灣有事,日本就有事?
印巴空戰后全球各國都重新評估了中國武器體系的作戰模式,直接結果就是很多原本采購了陣風戰斗機的國家開始打退堂鼓并與中國接觸了解J-10C戰斗機;而間接結果就是與中國存在利益沖突的、或者被“聯盟體系”綁定的國家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處境,比如日本,近段時間來與中國關系似乎有所緩和,但軍事動作卻越來越頻繁,從防衛預算創新高到與菲律賓聯合軍演,日本是否真會卷入未來的臺海沖突?
答案是極有可能!日本經濟要向中國靠攏,但日本的軍事幾乎全部被美國掌握,2023年《日美安保條約》升級后,日本自衛隊和美軍指揮系統徹底打通。臺海危機爆發后,最大概率就是美國要求日本封鎖第一島鏈。
日本海自裝備了4艘能起降F-35B的直升機航母,27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空自有147架F-35A/B,陸自有射程3000公里的“12式”導彈,購買了1000枚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還有大量反艦導彈,死磕中國肯定不是對手,但造成很大障礙絕對是可以的。
教訓日本其實并不需要用體系作戰擊敗日本,上文說的可能就沒啥用,因為日本如果打算在臺海危機時渾水摸魚,那肯定是新仇舊恨一并報了。當年中國是沒能力將日本這個毒瘤拔除,這回中國一定要處理徹底了,絕不留后患!所以對日本打擊其實沒啥道德壓力,相信給知道種花家說的是啥,打仗不是請客吃飯,絕對不要客氣!
那些個體系作戰是留給美國人的,對付美國其實不復雜,對等打擊就足夠了,你要打擊PLA水面艦艇,那PLA就把你老美家的幾艘航母找出來給擊沉了!要是敢攻擊軍事基地,那西太美軍基地一個都不留;要是攻擊本土,那就很抱歉了,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沒有個城市打那個隨你美國選。
中國軍力發展到現在,其實就是缺一場戰爭讓全世界徹底認識到PLA的武器體系作戰能力,印巴空戰露出了冰山一角。但是中國人的含蓄做法并不能讓西方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政客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要是遭遇這種機會,那就讓美國徹底見識下70多年后PLA一樣可以將美國送回姥姥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