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名社區工作人員如何服務好上千戶居民?觀山湖區宇虹社區通過整合數據資源、創新服務載體,使得工作任務在“社區事務響應站”就能統一派發、居民在微信群里@“宇小虹”就能快速得到相關問題的解答、機器狗在小區巡邏就能及時發現和反饋問題,有效提高了事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度。這啟示我們:數據“跑起來”,就能煥發出以民為本的新活力。
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難點,往往在于數據“跑不動、跑不遠、跑不快”;而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突破點,關鍵在于打通數據壁壘、促進數據共享、實現高效流動。當海量數據在“數據大腦”中互聯互通,當數據代替人工“跑”遍服務群眾的每個環節,長期困擾基層治理的“小馬拉大車”問題將得到一定緩解,基層工作人員也就能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辦好民生實事,促進服務效能與溫度同步提升。
數據“跑起來”,首先應打破“信息孤島”。過去,基層工作人員常常因信息獲取渠道分散、信息傳遞不及時而陷入低效率的忙碌,群眾辦一件事需要跑多個部門、跑多次,甚至來回跑。這背后是跨部門、跨地區的數據未能實現有效流通與共享,進而制約了整體辦事效率的提升。充分整合公共服務領域的數據資源,在確保數據安全基礎上打通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數據壁壘,推動辦事流程從“人跑腿”變成“數據跑”,治理效能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數據“跑起來”,載體的選擇至關重要。依托居民高頻使用的數字化工具來提供“指尖服務”,有利于降低使用門檻,增強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在依托高頻工具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創新服務載體,根據不同群體的使用習慣,優化界面設計與操作流程。同時,還應以需求為導向,持續收集基層工作人員和群眾的反饋情況,動態調整數據共享范圍和服務流程,切實降低基層負擔、提升群眾體驗感。
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政務數據共享流通的行政法規《政務數據共享條例》將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政務數據管理邁入法治化新階段。當企業的數據需求能夠快速對接供給,當人們的指尖能夠順暢連接辦事平臺,帶來的不僅僅是政務服務的升級,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的躍升、高質量發展的提質。
張葉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