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守護”系列報道之三
編者按:
平安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公安部門聚焦提升新質戰斗力、高水平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為護航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
聚焦廈門這座位于東南沿海的經濟大市,其在改革創新、經貿發展方面都領跑全國。但不容忽視的是,這背后是廈門公安力量的默默守護,從“跨前一步”提供便利的出入境服務,到創新規范涉案財物管理、守好群眾的“錢袋子”,再到科技賦能護航文旅經濟,無不彰顯了廈門公安的專業與用心。
6月30日—7月2日,由公安部組織的“陽光下守護”法治公安主題采訪團走進廈門,南都記者實地探訪廈門公安保障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做法與成效。
某知名歌手演唱會將于7月11日—13日在廈門舉行。廈門市公安局有關工作人員近日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正在全方位部署有關工作,護航演唱會及其他文旅活動的安全有序運行。
廈門文旅經濟發達,經常會承接諸如知名歌手演唱會等這樣大型、“圈粉”多的文旅活動。如何在推動當地文旅經濟發展的同時,安全守護來廈游客的詩與遠方是擺在當地公安的一道長期性課題。近年來,廈門公安在科技賦能下,利用無人機、大數據、信息化、智能化等多種科技手段護航全市文旅經濟發展。
無人機喊話,協助民警提示游客涉水風險
7月1日下午,廈門東坪山生態警務工作站門前,一位民警操控著一臺無人機,只見無人機騰空而起,便飛向了人力難以涉足的山水林間。
就在無人機起飛開啟工作的同時,其拍攝的畫面也實時傳送到了工作站內的大屏幕上。廈門蓮前派出所西林社區民警趙昱指著大屏幕說:“這臺無人機主要是幫我們部署一些巡防工作任務,其分為自動和手動兩種模式。在自動模式下,我們會提前在系統里設置需要巡防的點位、畫好軌跡,這樣無人機按照路線自動飛行就可以了,如遇特殊情況,我們會開啟手動模式,交給人工操作。”
廈門東坪山生態警務工作站,無人機起飛。
據趙昱介紹,這臺巡防無人機內嵌喊話、熱成像、拍攝等技術,可以實現提示游覽風險、找人、火災險情預警等具體功能。如果無人機檢測到有村民或游客位于涉水區域有相關風險時,無人機就會通過喊話功能提醒村民或游客有序游覽。
比如,就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廈門作為知名旅游城市,成為世界各地游客游玩的目的地,而東坪山、山海健康步道也成為不少游客的“打卡點”。5月3日,東坪山水庫周邊人員密度迅速攀升,為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工作站的民警與無人機協同配合,通過無人機喊話,提示涉水區域周邊游客注意腳下安全。
另外,無人機自去年啟動巡防工作以來,已幫助民警完成9起尋人事件。工作站的墻面上就掛著一幅由村民送來的“感謝尋人解困”的錦旗。
打通數據壁壘,1分鐘開具臨時身份證方便外地游客
除了無人機,南都記者注意到,工作站還設有一臺廈門“e政務”便民服務站一體機,該服務站由廈門市公安局研發,集合公安、人社、交通、文旅、海關等26個部門,24小時為當地居民或游客提供287項自助服務。
東坪山一位村民說道:“有了這個機子方便多了,以前要下山再去島內,到各個部門辦理醫保等業務,現在不用下山就能完成了。”
廈門“e政務”便民服務站。
在趙昱看來,廈門“e政務”便民服務站有一項功能特別值得推薦,即打印臨時身份證功能。他說:“有些游客傍晚或深夜來到東坪山,如果忘記帶身份證,下山去辦理是十分麻煩的,有了這臺服務站,游客可以在這里就近實時打印,不耽誤入住民宿,這也是廈門公安護航當地文旅的體現。”
事實上,不僅東坪山有廈門“e政務”服務站,在廈門的各大酒店、旅游景點等都能看到服務站的身影。
“廈門‘e政務’服務站打通了市內各部門的數據壁壘,是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目前正在全省推廣。”廈門市公安局宣傳處處長劉東強說。
廈門文旅資源豐富,鼓浪嶼、南普陀寺、胡里山炮臺等景點長期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2025年1-3月,廈門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850萬人次,同比增長18.6%;旅游總收入達420億元,同比增長22.3%。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楊文君 發自廈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