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Headline
中美原油貿易已連續數月中斷
高盛:中國樓市調整前景仍然復雜
花旗:弱勢人民幣增強中國出口競爭力
香港金管局繼續加大干預捍衛港元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降息可能性降低
就業數據提振美股,“大而美”法案獲眾議院通過
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小幅減少
美國貿易逆差擴大但對華逆差縮小
美國服務業擴張放緩但成本壓力加劇
加拿大出口增長,貿易逆差收窄
歐洲央行會議紀要顯示對貿易緊張及通脹擔憂
巴西服務業持續收縮至三年最差
俄羅斯為防無人機頻繁關閉移動網絡
全球私募股權大量資金被困虧損基金
中國
1.根據美國普查局周四公布的數據,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5月份未購買任何美國原油,這已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停止采購美國原油,也是自2018年以來最長的中斷期。受中國買家缺席的影響,美國5月份的原油出口總量已跌至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來源:Bloomberg
2.高盛預測,在缺乏大規模去庫存政策的背景下,中國新房銷售面積在2025年和2026年將分別繼續下滑8%和6%,而平均售價也將分別下跌5%和3%,預計市場要到2026年底才能企穩?;谶@種漸進式復蘇的判斷,以及政策支持將繼續以“零敲碎打”方式推出的預期,投資策略的關鍵仍是聚焦于較高資質的發行主體。
來源:高盛(《亞洲信貸交易:中國房地產債務重組仍然緩慢》,)
3.根據高盛對歷史數據的總結,導致房地產市場崩盤后價格跌幅更劇烈的三個關鍵前置條件是:經濟體為新興市場(EM)、處于高通脹環境、以及經歷了住房負擔能力低下(即房價收入比過高)的時期。這一分析框架對中國目前的房地產調整提供了復雜的信號:一方面,中國的通縮環境預示著價格調整可能較為溫和;但另一方面,其極低的住房負擔能力則指向了市場可能面臨更多下跌壓力。
來源:高盛(《亞洲聚焦:如何結束?對比中國房地產低迷與全球先例》,)
4.除了簡單的貨物轉運外,中國對東盟更為復雜的“貿易轉移”(trade re-routing)模式也日益凸顯,其中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是主要中心。該模式指中國將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出口至這些國家進行組裝,在更改原產地后最終銷往美國以規避關稅。自2019年以來,通信設備行業是體現這種貿易轉移趨勢的典型范例。
來源:高盛(《亞洲經濟分析:利用細化貿易數據解析中國出口的韌性》,)
5.在中國國內物價下行以及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CFETS)匯率偏弱的背景下,中國出口產品的全球競爭力有所增強。這一優勢各自體現在高、低兩端,兩者均實現了強勁增長: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新興高端產品出口持續放量;同時,主要涵蓋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出口也增長迅猛。
來源:花旗(《中國經濟2025年下半年展望:穩健增長與結構分化》,)
6.為捍衛聯系匯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于周四紐約交易時段買入296億港元,這是一周內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入市干預。隨著干預規模的逐次加大,金管局旨在抽緊市場流動性并推高本地借貸成本。當前港元匯率已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其主要壓力來源于香港與美國之間息差擴大帶來的套利交易。港元匯率在近兩個月內經歷了劇烈波動,金管局在5月初還曾因港元過強而入市賣出港元,短期內進行雙向干預為二十年來首見。
來源:Bloomberg
7.隨著大型中國企業因規避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而選擇赴港上市,香港股票發行市場在經歷了三年沉寂后于2025年強勁復蘇,高盛集團也借此浪潮自2013年以來首次重返承銷榜榜首。今年至今,高盛已完成56億美元的股票發行交易,多年以來重新回到到華爾街主要投行之首。
來源:Bloomberg
8.在大型交易的推動下,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的總融資額已達到330億美元,已超過過去三年的年度總和。
來源:Bloomberg
9.離岸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CNH HIBOR)周四全線走低,一年期HIBOR下跌11個基點至1.88061%,創下歷史新低,顯示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應充裕,大幅壓低長期借貸成本。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美國
1.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4.7萬,高于預期的11萬,亦略高于過去12個月的平均增幅14.6萬。其中,州和地方政府部門就業增加7.3萬人,主要集中在教育崗位(6.3萬);聯邦政府就業則減少0.7萬人,年初以來累計減少6.9萬人。醫療行業新增3.9萬人,主要由醫院(+1.6萬)和養老護理機構(+1.4萬)帶動,社會援助崗位亦增長1.9萬。6月失業率意外下降至4.1%,低于5月的4.2%及市場預期的4.3%。更廣義的U-6失業率微降至7.7%。勞動參與率下滑0.1個百分點至62.3%,為2022年12月以來最低。該數據降低了美聯儲7月降息的可能性。目前,交易員押注美聯儲在9月之前不會降息,而且全年最多只會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推高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韌性的信心。標普500與納指連續第三次創下新高,道指亦上漲0.8%;納指漲幅達1%。美債收益率上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34%;美元指數上漲0.3%。政治層面,“大而美”法案周四在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以218票對214票的微弱優勢獲得通過。該法案旨在為特朗普的核心國內議程(如打擊移民)提供資金,并將2017年的減稅政策永久化;該法案將削減健康與食品安全網項目并取消多項綠色能源激勵措施。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3.受強于預期的美國6月就業數據提振,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有所緩解,目前市場焦點正轉向下周的美國關稅最后期限,但包括VIX指數在內的多項波動性指標已回落至低位,表明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風險事件焦慮程度較低。
來源:Bloomberg
4.美國6月私營部門非農員工平均時薪環比上漲0.2%至36.30美元,低于預期的0.3%,亦低于5月的0.4%。同比來看,平均時薪增長3.7%,為近一年最慢增速,低于市場預期的3.9%,也低于5月經下修后的3.8%。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5.截至6月28日當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000人至23.3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24萬人,為六周以來最小增幅。然而,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依然高于年初均值。持續領取失業金人數維持在196.4萬人,為2021年底以來最高,略高于預期的196萬人。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6.美國5月貿易逆差擴大至715億美元,較4月經修正后的603億美元有所上升。出口下降4%至2790億美元,較上月創紀錄的2905億美元有所收斂,主要受非貨幣黃金、天然氣和金屬成品出口減少拖累。進口則微降0.1%至七個月低點3505億美元,計算機配件與金屬制品采購下降,部分抵消了對計算機、乘用車和藥品的需求上升。分地區看,對歐盟逆差擴大至225億美元,對墨西哥逆差升至171億美元,對加拿大和越南逆差也有增加;唯有對中國逆差縮小,由197億美元降至140億美元。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7.美國6月服務業PMI下調至52.9,低于前值53.7和初值53.1。新訂單繼續增長,受國內需求回暖帶動,部分抵消了出口訂單連續收縮帶來的影響。同時,關稅推高運營成本,加劇了近期薪資上漲壓力,致使企業提價幅度擴大。盡管成本上升,企業連續第四個月擴大招聘規模。綜合PMI亦小幅降至52.9,較5月的53.0略有回落。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8.由于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國的傳統重質原油供應減少,同時美國國內頁巖油供應充裕,美國煉油廠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使用本國頁巖油,其消耗的原油平均API度也因此創下歷史新高。由于重質原油相對輕質原油的價格折價已從一年前的約7.7美元/桶,大幅收窄至目前的約3.25美元/桶,使得高品質的輕質頁巖油更具吸引力。
來源:Bloomberg
加拿大
1.加拿大5月貿易逆差收窄至59億加元,較4月的76億明顯改善,符合預期。出口增長1.1%至608億加元,主要受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品(+15.1%)和消費品(+2.6%)帶動;對美出口雖下降0.9%,但對其他市場出口激增5.7%。進口則連續第三個月下降,環比降1.6%至667億加元,金屬礦產品和汽車零部件分別下跌16.8%和5.3%;自美進口因加拿大維持報復性關稅而減少1.2%。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受野火肆虐和油砂設施計劃內維護的雙重影響,加拿大最大產油省份阿爾伯塔省5月份的原油產量降至361萬桶/日,為兩年來的最低水平。作為對美國最大的外國石油供應國,此次產量的大幅下滑提振了重質原油價格,加拿大西部精選(WCS)重油相對美國基準原油的價差也顯著收窄。然而,盡管5月份產量大幅下降,但2025年前五個月的平均日產量仍高于去年同期,表明此次供應中斷可能只是暫時性的。
來源:Bloomberg
歐洲
歐洲央行6月會議紀要顯示,盡管已連續第八次降息以維持寬松環境、遏制金融狀況過度收緊,但官員們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及通脹路徑高度不確定表示擔憂。多數成員傾向于在7月暫停進一步行動,強調保持靈活性、避免明確前瞻指引。當前預測顯示,受強勢歐元、能源價格下行及中國產品低價輸入影響所致,通脹將于年內跌破2%目標并在18個月內保持溫和。市場預期年底前歐洲央行或僅再降息一次,2026年底則可能轉向加息。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新興/前沿市場
1.巴西6月服務業PMI降至49.3,低于5月的49.6,連續第三個月處于收縮區間,為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差季度表現。新訂單連續第三個月減少,抑制了產出價格漲幅。投入成本漲幅略有加快,主要來自清潔用品、建材、勞動力、食品、燃料和水電費用。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為應對烏克蘭無人機利用手機信號進行打擊,俄羅斯正日益頻繁地在全國大片地區關閉移動互聯網作為安全對策。根據非政府組織Na Svyazi的數據,6月份俄羅斯各地共記錄了創紀錄的654次移動數據中斷,幾乎是前一個月的十倍。這些從莫斯科到西伯利亞的廣泛中斷嚴重影響了銀行應用程序、外賣和出租車等日常服務。由于切斷網絡對攔截無人機被證明非常有效,這種常態化的互聯網中斷可能將成為俄羅斯民眾生活的新現實。
來源:Bloomberg
全球
始于2022年的全球私募股權(PE)行業并購及退出活動放緩已持續至2025年,這不僅打擊了大型PE公司的盈利,更惡化了一個長期問題:大量資金被困在“尾部基金”(tail-end funds)中。根據Treo Asset Management的報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被困于成立10年及以上的尾部基金中的資產規模已高達6680億美元,同比增長19%,且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長期資產處于虧損狀態。這些難以退出的基金對投資者構成了雙重打擊:既要承受投資虧損,又要支付延長的管理費(每年估計高達30億至130億美元)。
來源:華爾街日報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機構或分析員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