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距離美國設定的關稅談判最后期限不足一周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升級了對日本的貿易施壓,公開質疑能否在7月9日前與日本達成協議,并威脅若談判破裂,將把對日本的關稅提高至30%或35%。近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媒體表示,“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會達成協議。我對此表示懷疑,日本人非常強硬”。特朗普再次抱怨日本沒有從美國進口足夠的汽車,而對于進口美國大米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日本都拒絕接受。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青木一彥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尋求通過正在進行的談判與美國達成一項互利協議。“我們知道特朗普總統所說的話,但我們不會對美國政府官員的每一句話都發表評論。”青木說,日方希望以“真誠的方式”推進雙邊談判,“以達成一項對日本和美國都有利的協議”。日本政府一直堅持將美方所謂“對等關稅”和加征的汽車關稅、鋼鋁關稅等捆綁在一起進行談判,要求美方全面取消這些不合理的關稅措施。
特朗普接受采訪(資料圖)
從4月開始,美國就拋出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包括日本在內的貿易伙伴發出最后通牒,要求90天內達成協議,否則關稅上調。但現實遠比特朗普想象得更復雜。七輪美日談判之后,仍未談出結果,日本堅持不犧牲農業、不接受汽車關稅,美方則堅持要削減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強推美國產品出口。美日反復拉鋸,最終換來的是特朗普在大限前夕親自“上場”,不僅給日本施壓,也給其他國家敲響警鐘。
據外交部消息,7月1日,比利時首相德韋弗在布魯塞爾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德韋弗表示,比中交往歷史悠久,地方友好交流活躍,在歐中合作中發揮著門戶作用。我曾多次訪華,對中國的發展成就印象深刻。歐中視角雖不同,但面對當前復雜地緣政治,雙方應加強交往,增進互信。比方堅信多邊主義,支持歐洲加強自主,期待歐中領導人會晤取得積極成果。比利時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有任何變化。
比利時首相德韋弗(資料圖)
比利時首相的這番表態,算是給外長此次歐洲之行定了調,此訪應該會取得一定成果。外長也開門見山地指出,中歐雙方應該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做世界的“穩定之錨”,成為彼此可靠強勁、相互成就的伙伴。外長的話是意有所指,因為在之前的G7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為了討好特朗普,竟然以中國為籌碼,希望在稀土、經貿等領域,與美國聯手對付中國,以幫助美國解決所謂對對華貿易不平衡問題。
外長此行目標明確:法國、德國、歐盟總部。這三個地方是美國在歐洲最后的堡壘。法國總統馬克龍剛表態“歐洲不能做美國附庸”;歐盟更現實,需要中國市場和新能源產業鏈。中國手里還有一張王牌,稀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再次喊話,要求中國“恢復稀土出口量”。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甚至放話,只要中國松口,“所有反制都可取消”。這暴露了美國的致命弱點:其軍工和高科技產業嚴重依賴中國稀土,而特朗普的關稅戰反而讓中國收緊出口管制,中國一收緊,美國就受不了。
稀土(資料圖)
在與中國的這場關稅交鋒中,美方已經落了下風,目前美國對中國唯一的要求就是:放開稀土出口管制。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再次喊話中國,稱:“希望中國能把對稀土的出口量恢復到4月初。”此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甚至都已經說了,只要中國在這一問題上松口,那對中國的“所有反制”都可以取消。只能說,在與中國打關稅戰之前,特朗普完全沒想到美國會因稀土問題弄得如此狼狽,這打破了他所有的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