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日媒《日經亞洲》6月28日消息,美正為特朗普訪華制定計劃。中美經貿新動態背后,藏著哪些博弈與機遇?
中美關系最近的一連串動作,吸引全球目光。從經貿磋商達成原則一致,到特朗普可能率團訪華,每個進展都牽動世界經濟與政治格局。而在這波互動里,有個人大概率要“坐冷板凳”——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魯比奧(資料圖)
先看中美經貿談判成果。6月9 - 10日倫敦會談,雙方就落實6月5日中美元首通話共識、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27日,經批準,雙方進一步確認框架細節。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相應取消一系列對華限制性措施。這一來一回的承諾,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后是兩國經濟相互依存的現實。
中國手里的稀土牌,就是重要籌碼。過去四年,美國超過四分之三的稀土資源靠從中國進口。民用的電動汽車、無人機,軍用的核潛艇聲納、導彈傳感器,都離不開稀土原材料。要是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美國現存儲量撐不了幾個月軍工生產,自建供應鏈更是得花五年。美國為了穩住稀土供應,主動和談、做出讓步,這才有了如今的談判成果。
特朗普一直想和中國搞好關系。今年1月他就透露出訪華意愿,6月5日中美元首通話后,中方正式邀請他和第一夫人訪華,特朗普也發出回邀?,F在美方正制定訪華計劃,打算復制5月中東之行模式,帶數十名CEO組成豪華代表團。上次特朗普訪沙特,30多位商界領袖陪同,談成超2萬億美元交易。這次訪華,要是談成了,中美經貿合作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特朗普(資料圖)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魯比奧的處境有點尷尬。魯比奧對華態度強硬,2016年就會見蔡英文,2025年1月還宣稱中國是美最大挑戰,在涉臺、涉疆等問題上多次挑釁中方。中方兩次把他列入制裁名單,雙方關系僵得很。特朗普要是帶魯比奧訪華,中方肯定不樂意,談判氛圍也得受影響。以特朗普的商人本性,為了順利推進經貿合作,大概率不會帶魯比奧。
對于可能的訪華陣容,商界人物備受關注。馬斯克、黃仁勛、薩姆·奧特曼這些科技圈大佬,都有可能出現在代表團里。這些商界精英背后,是美國科技企業對中國市場和供應鏈的依賴,也是特朗普想借商業力量推動經貿合作的盤算。政界方面,除魯比奧外,國防部長、財政部長等或許會隨行,從多維度和中方展開對話。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建交46年來,貿易規模增長200倍,雙向投資超2600億美元。這么龐大的合作體量,說明兩國經濟誰也離不開誰。特朗普這時候積極推動訪華,也是看清了這點,想把中美經貿拉回正軌,別讓政治對立影響商業合作。
接下來中美關系怎么走,就看特朗普訪華能不能成行,以及雙方能不能落實承諾。要是特朗普真能帶著團隊訪華,把經貿合作敲定,對兩國、對全球經濟都是好事。但要是中間再出什么幺蛾子,尤其是魯比奧這類強硬派再攪局,中美關系又得多幾分變數。世界都在盯著,就看這關鍵一步,中美雙方怎么下好這盤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