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的棋局上,特朗普再次上演了一出"翻臉比翻書快"的戲碼——7月2日,美國政府在宣布取消對中國乙烷出口限制的同時,解除了對華芯片設計軟件出口禁令,一天內對中國連退兩步;而就在同一天,越南卻因美越關稅協議被迫接受"自殺式條款",日本、韓國、印度也在美國的關稅大棒下苦苦掙扎。這場充滿黑色幽默的政治博弈,生動詮釋了"跟著美國混,三天餓九頓"的殘酷現實。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突然"松口"絕非善意釋放。7月2日,美國能源部緊急通知兩家能源巨頭恢復對華乙烷出口,被禁運長達數月的8艘貨輪當日便駛向中國港口。數據顯示,美國生產的乙烷約50%依賴中國市場,此前對華禁令導致美國乙烷出口商庫存爆倉、資金鏈斷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坦言"行業已到崩潰邊緣"。
特朗普(資料圖)
更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商務部同步解除對華芯片設計軟件出口限制,德國西門子當天即收到通知函——這恰與7月9日"對等關稅"暫停期截止的敏感節點形成微妙呼應。路透社一針見血地指出,此舉本質是美國為扭轉稀土談判劣勢而采取的緩兵之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財長貝森特近期頻頻放風,要求中國在稀土領域讓步作為全面取消制裁的條件。
當特朗普政府忙著給中國"遞橄欖枝"時,越南正吞下盲目追隨美國的苦果。7月2日,特朗普高調宣布美越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對越南商品征收20%關稅,卻要求越南對美產品實施零關稅;更狠的是,針對越南轉運貨物加征40%關稅的重錘,直接瞄準中國經越南轉口的商品鏈條。
越南總理范明政在簽約儀式上強顏歡笑,卻難掩國內產業界的恐慌——該國制造業60%依賴中國原材料進口,加工后轉口美國的模式占據出口總額的35%。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直言不諱:"這項協議將徹底斬斷中國商品借道越南進入美國市場的路徑。"國際供應鏈專家估算,此條款將導致越南制造業成本驟增28%,約12萬就業崗位面臨流失風險。
越南總理范明政(資料圖)
美國的關稅大棒同樣砸向了其他盟友。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在參議院選舉辯論中怒懟特朗普:"日本作為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為美國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維護國家利益。"這番強硬回應直指特朗普威脅對日征收30%-35%關稅的威脅——該稅率較4月初宣布的24%高出近五成。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7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表示"將盡快改善中韓關系",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更發表聲明強調"將全力維護本國企業利益"。印度外長蘇杰生則在7月4日的記者會上硬剛美國:"中國是印度重要的貿易伙伴,我們需要與中國保持穩定關系。"即便面臨美國關稅威脅,莫迪政府仍堅持推進30-50億美元的稀土產業投資計劃,誓言打造全球稀土生產大國以抗衡美國施壓。
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是讓特朗普碰了一鼻子灰。盡管特朗普團隊多次釋放緩和信號,但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7月5日重申:"俄美關系仍處于歷史低谷,美國制裁清單已達1500多項。"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XX年俄美雙邊貿易額僅280億美元,不足中美貿易額的1/20,所謂的"拉攏普京"更像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政治表演。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資料圖)
這場多邊博弈暴露出美國單邊主義的深層危機。日本財務省7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對華出口管制影響,日本企業對華半導體設備出口同比下降42%;韓國產業研究院測算,美韓自貿協定修訂可能使韓國GDP增速下滑0.3個百分點;印度商工部緊急會議記錄顯示,美國關稅威脅已導致該國對美出口訂單流失17%。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海關總署7月7日發布數據:上半年對東盟進出口總額達2.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其中對越南貿易逆勢增長8.7%。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20世紀80年代,美國用"廣場協議"收割日本;如今,特朗普試圖以關稅大棒重塑全球供應鏈。但時代早已改變——當日本首相石破茂喊出"通過貿易維護利益"、韓國總統李在明誓言"改善中韓關系"、印度外長蘇杰生強調"穩定對華關系"時,一個多極化的世界正加速到來。
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特朗普的關稅武器正在反噬美國自身,而中國的朋友圈卻在不斷擴大。"這場持續三個多月的關稅戰終將證明:霸權主義終將失效,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