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日”前,特朗普收到大禮,應該比他生日收到“閱兵禮”更令他心花怒放。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7月3日下午表決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
白宮稱,7月4日即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將在“大而美”的儀式下簽署法案。
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取得的首項重大立法成果,也被視為他執政近半年來取得的又一項重大勝利。
同樣在3日,特朗普就另一項核心議程——關稅問題下達最新“指令”:最快從7月4日開始向未達成協議的國家發送關稅函。比起復雜的談判,特朗普最新表態顯示其更傾向以簡單方式處理關稅。隨著7月9日“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到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又將迎來考驗。
深度參與,親自操盤
一度有跡象顯示,“大而美”法案趕在7月4日前“闖關”國會,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且不說民主黨一致反對,并設法拖延,就連共和黨內也非鐵板一塊,強硬派甚至誓言阻止法案通過。
結果,還真如特朗普所愿,趕在美國“獨立日”前一錘定音。
當天,特朗普夸口說,他非常輕而易舉地讓法案過關。
事實上,剛剛過去的一天,對特朗普來說,充滿了緊張和焦灼,堪比去年大選日。
特朗普被曝一直守在電視機前緊盯投票進程。
“共和黨人在等什么???你們想證明什么???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會不高興,這會讓你們失去選票!!!”眼看投票停滯不前,特朗普午夜時分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咆哮”。
有白宮高級官員披露,特朗普“深度參與”這項重大立法。
他與財長貝森特等高級幕僚逐條逐句審閱長達近千頁的法案。
他還向強硬派議員發起長達20小時的電話“攻勢”。
“在海湖莊園,舉行了一頓又一頓晚宴,一次又一次會面。”那名白宮官員說。
還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邀請議員“做客”橢圓形辦公室,到自家高爾夫球場打球,甚至不惜“送大禮”來籠絡他們。
用特朗普的話說,我們取得了“非凡的勝利”,這項法案是送給美國最好的“生日禮物”。
但現實有點尷尬。所有212名民主黨眾議員都投下反對票,還有兩個共和黨刺頭堅決不從,毅然倒戈。
無論是特朗普的緊張,還是表決過程的曲折,抑或投票結果的“極化”,都折射出“大而美”法案的爭議色彩。
美國輿論盤了盤誰得利、誰受損。
得利者:企業、制造業、傳統能源行業、高收入群體、靠小費和加班費的工人,等等。
比如,企業可享受永久性減稅、富人家庭每年平均收入可增加3%。
受損者:窮人、低收入者、無業者、非法移民、新能源行業、財政鷹派,等等。
法案將削減逾1萬億美元社保支出,可能導致1200萬美國窮人失去醫療保險;新能源行業將被砍數十億美元補貼;非法移民未來更難進入美國;赤字將攀升近3.3萬億美元……
支持和反對兩派依然吵得不可開交。特朗普聲稱法案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增長,民主黨人和馬斯克等反對者卻痛批法案“大而丑”“劫貧濟富”“將讓美國破產”。
有分析稱,從最高法院的相關裁決到北約峰會批準增加軍費開支,特朗普執政以來似乎迎來一個又一個勝利。如今又在國會大獲全勝,特朗普的政治權力已達巔峰。
然而,作為“特朗普2.0”的核心議程,“大而美”法案或將對美國社會長期運作的基礎造成重大沖擊,也將對美國、特朗普的政治遺產以及共和黨產生深遠的政治影響。特朗普是否獲得真正的勝利將在明年中期選舉中得到驗證。
搞定減稅,再搞關稅
擺平國內大事后,特朗普似乎底氣更足,轉頭就在關稅問題上“開火”。
3日,在離開華盛頓前往艾奧瓦州參加活動時,特朗普放話:美國最快從7月4日開始向貿易伙伴發函,告知單邊關稅稅率,稅率從10%到70%不等。
“也許一天10封,發給不同國家,告訴他們與美國做生意需要支付多少(關稅)。”
對內減稅,對外加關稅,可以說是“特朗普2.0”經貿政策的兩把利劍。
按照特朗普和關稅鷹派的邏輯,加征關稅可以平衡貿易、重振制造業,還能增加稅收,填補國內因減稅帶來的數萬億美元開支“天窗”,而且減稅能刺激經濟增長,對沖債務膨脹。反正幾筆賬一算,美國不會吃虧。
“大而美”法案通過,意味著減稅已搞定,接著就是處理懸而未決的關稅。
7月9日是“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最后期限。
迄今為止,美國僅與英國、越南達成協議,并與中國達成共識與框架。
日本、歐盟、韓國、印度等重要貿易伙伴還在談。
其中,與日本和歐盟的談判進展最受關注。對前者來說,美國是最大出口市場;對后者而言,美國是最大貿易伙伴。
此前,歐盟承受了特朗普最猛烈的火力。如今,日本成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日美談了兩個多月,徒勞無功。
東京力爭豁免汽車關稅,無意在農產品問題上讓步,被特朗普痛批“難纏”“強硬”“被慣壞”。
有東京“擋槍”,歐盟壓力稍解,正在做兩手準備。目標是在7月9日前達成一項“原則性協議”;若談判失敗,則堅決反制。
大限臨近,談判成果有限,對手又刁鉆難纏,特朗普的最新說辭似乎凸顯焦躁心態和慣用伎倆。
首先,耐心在流失,與其軟磨硬泡,不如簡單粗暴。
“我們有170多個國家(要談),能達成多少協議?那樣太復雜。”特朗普說,他傾向于直接發出關稅信函,“這樣比較簡單”。
其次,極限施壓,逼對手讓步。
這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戲。
加拿大就是在特朗普喊停談判的威逼下作出妥協,放棄對美征收數字服務稅。
有分析稱,特朗普的最新表態大幅提升貿易緊張局勢,對那些尚未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構成直接壓力。
美國財長貝森特預測,在7月9日“大限”來臨前,將出現宣布貿易協定的“熱潮”。
當被問及是否可能延長暫緩期時,貝森特的回答非常政治正確,最終決定權在總統手上。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大而美”法案過關,特朗普“劍指”關稅:最快4日向各國發函,每天10封!》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廖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