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華語電影市場,似乎正上演著一出令人唏噓的“英雄遲暮”大戲,而其中最為落寞的,莫過于曾經輝煌無兩的動作片領域。這個曾以拳拳到肉的真實搏擊征服全球觀眾的類型,如今卻面臨著后繼無人、輝煌不再的尷尬局面。
成龍,這位曾經的“功夫之王”,近年來卻似乎陷入了“爛片魔咒”,不久前掛帥的《功夫夢2》在內地市場僅收獲了五百萬票房,與其昔日的號召力相比,簡直判若云泥。
另一位巨頭,號稱“宇宙最強”的甄子丹,傾盡心血打造的動作大片《誤判》,耗資三億,甚至不惜血本搭建了一座城池,最終票房卻僅有2.7億,一場血本無歸的豪賭,令人扼腕。
當老一輩巨星光環漸暗,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被譽為“華語動作片最后希望”的吳京。他雄心勃勃地集結了李連杰與“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祭出了預算高達五億的《鏢人》,意圖力挽狂瀾。
然而,影片尚未公映,輿論風波便已甚囂塵上,“關系戶”塞滿主演名單的質疑、女主角那爾那茜引發的抵制風潮,都為這部被寄予厚望的救市之作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甚至有人悲觀地預測,這或將成為吳京的“滑鐵盧之戰”。
院線電影的寒冬,意外地催生了另一片戰場的火熱——網絡大電影(簡稱“網大”)。當釋小龍、安志杰等我們熟知的動作演員紛紛“下凡”網大并斬獲不俗戰績時,觀眾們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但當一個意料之外的名字也出現在網大預告片中時,無數資深影迷的內心還是泛起了復雜的漣漪。
他就是錢嘉樂,香港動作電影界一位“掃地僧”般的存在。
成本僅1500萬,預定即冠軍,錢嘉樂的“下凡”是墮落還是重生?
近日,一部名為《緝盜》的動作新片高調宣布即將在網絡平臺定檔上線。僅僅是預告片的放出,就讓其在平臺的“新片期待榜”上一騎絕塵,直接鎖定了冠軍寶座。這部在2024年便已攝制完成的電影,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它星光熠熠的“港味”陣容。
資深影帝任達華不僅親自擔綱監制,更與錢嘉樂、麥亨利以及在中國極具話題度的“韓國第一美女”克拉拉聯袂主演。故事圍繞一名擁有頂級開鎖絕技的男主角展開,他意外加入了任達華所領導的文物盜竊團伙,卻在深入其中后發現自己被卷入了一場精心策劃的生死騙局。
對于任達華而言,轉戰網大早已不是新鮮事。
從2022年《爺們信條》豪取近千萬分賬票房,到2023年監制并主演的《零號殺手》,他聯手安志杰一舉斬獲4390萬分賬票房,甚至擊敗了同年大火的謝苗主演的《東北警察故事2》,登頂年度網大動作片票房冠軍。可以說,任達華已經精準地掌握了網大市場的“財富密碼”。
而這一次,他身邊的搭檔從安志杰換成了錢嘉樂。
這部《緝盜》的制作成本僅有1500萬,相較于動輒數億的院線大片,堪稱“微不足道”。然而,從預告片中凌厲的剪輯、火爆的場面以及毫不避諱的限制級鏡頭來看,這位“替身之王”的加盟,顯然讓任達華的動作設計變得更加大膽和極致。
也正因如此,我敢斷言,這部《緝盜》極有可能復制《零號殺手》的成功,成為今年網大市場的一匹黑馬,火遍全國。
然而,在一片期待聲中,也夾雜著無數影迷的惋惜與疑惑。
“替身之王”的十年之癢,網大是“養老院”還是“第二春”?
錢嘉樂,這個名字對于香港動作片的意義非凡。他或許從未像成龍、李連杰那樣大紅大紫,但他卻是無數經典動作場面背后真正的“無名英雄”。成龍從高樓縱身一躍、洪金寶完成高難度翻滾……許多巨星搏命的瞬間,實際上是由他這位“替身之王”來完成的。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香港動作片最硬核的底色。
可惜的是,時移世易,伴隨著港片的整體衰落,錢嘉樂的個人事業也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瓶頸期。他上一部擔綱導演的作品,還是2018年主打“古惑仔”情懷的《黃金兄弟》,即便有成龍客串加持,最終3.17億的票房也只能算是不溫不火。
這些年,他更多地是以動作指導的身份活躍在幕后。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由他指導的《金手指》、《潛行》、《赤道》、《風暴》、《寒戰》等一系列港片,雖然制作精良、口碑尚可,但在票房上卻屢屢折戟。唯一一部票房大爆的,竟是徐崢執導的內地喜劇《港囧》。這殘酷的現實,無疑揭示了純正港式動作片在當下市場的巨大困境。
這或許正是年近六旬的錢嘉樂,最終選擇走進網大世界的核心原因。當昔日的老友任達華、安志杰,甚至錢小豪都在這片新領域風生水起時,他所面臨的“無戲可拍”的窘境便顯得尤為刺眼。
【熱議討論點一:網大是“香港演員養老院”嗎?】
近年來,網大市場涌入了大量我們熟悉的香港面孔,以至于被戲稱為“香港演員養老院”。許多人認為,他們不過是在“賣情懷、炒冷飯”,利用自己昔日積攢的觀眾緣進行最后的變現。當情懷消耗殆盡,他們也終將被市場無情拋棄。那么,對于錢嘉樂這樣的實力派,投身網大究竟是自降身價的無奈之舉,還是尋找事業第二春的明智選擇?
【熱議討論點二:錢嘉樂能否為網大動作片“正名”?】
與許多僅靠一張臉“養老”的演員不同,錢嘉樂擁有的是實打實的真功夫和頂級的動作設計能力。他的加盟,是會像其他人一樣,受限于網大的低成本和短周期,最終拍出一部粗制濫造的行活兒?還是能憑借自己幾十年的專業積累,將港式動作片的精髓注入其中,從而提升整個網大動作片的制作水準,為自己也為“網大”正名?這或許是《緝盜》最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
總而言之,59歲的錢嘉樂邁出的這一步,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職業選擇,更像是整個香港動作電影時代的一個縮影。當黃金時代的大幕緩緩落下,老兵們并未就此解甲歸田,而是選擇在新的戰場上,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延續著他們的光影傳奇。
《緝盜》的成敗,將成為一塊試金石。它考驗的,是觀眾的情懷還剩下多少,更是這位“替身之王”的寶刀,究竟未老,還是已經銹跡斑斑。
那么,你如何看待錢嘉樂的選擇?你認為他能在網大這片江湖中,闖出一條血路,重現港式動作片的榮光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真知灼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