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黃一鳴 席欣雨
“以后終于能靠手藝養活自己,再也不用東打零工西湊活了!”在仙桃市社區矯正就業培訓基地掛牌暨技能培訓開班儀式現場,社區矯正對象老周(化名)對檢察官說道。
近日,在仙桃市檢察院、市司法局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的共同推進下,該市社區矯正就業培訓基地正式掛牌,首期培訓班即吸引了5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踴躍報名參加,標志著他們重塑技能、擁抱新生的旅程正式啟航。
7月3日,承辦檢察官介紹,今年4月,該院針對轄區內社矯對象再犯罪情況開展專項調查。“通過走訪和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一個令人揪心的現象。再犯罪的社矯對象普遍學歷不高,沒有技術傍身,因‘無技能、無資質’難以通過正規渠道就業,只能靠打零工、做兼職維持生活。一旦求職受挫,陷入經濟困境,很容易又走上老路,陷入‘犯罪-矯正-失業-再犯罪’的惡性循環。”
針對這一現狀,檢察機關迅速行動,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通過多部門協同發力,共同構建“需求-培訓-就業”對接機制,對有就業意愿的社矯對象開展職業技能需求摸底,并提供培訓資源和職業支持。同時,引入企業參與幫扶,與本地中小企業、公益組織合作,開發適合社矯對象的就業崗位,建立“過渡性就業基地”,提供見習、實習機會,幫助其積累工作經驗,逐步融入社會。
這份“有溫度”的建議很快得到回應。在多方共同推進下,歷時數月,最終促成了社區矯正就業培訓基地的落地。這個集“教育幫扶、技能培訓、就業推薦”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基地,就像一座橋梁,架起了社矯對象通往新生活的道路。
據悉,基地除了開展技能培訓,還將提供就業推薦、跟蹤指導等“一站式”服務,幫助社矯對象真正融入社會。
仙桃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讓社區矯正就業培訓基地成為照亮社矯對象新生之路的明燈。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