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王向前
鄭州經開區中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是一家人社部門運營的樂業小站。正是這個面積不大的地方,實現了劉曉培的就業期盼,溫暖了她的家庭生活。
“我在中煙社區居住,是一名寶媽,這兩年孩子長大上學,想出來找份工作。今年4月,樂業小站在社區居民微信群發送招聘信息,我給一家公司打電話應聘成功。公司在家附近,我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顧家庭。”6月30日,剛下班的劉曉培提及找工作經歷,對社區樂業小站充滿感激。
樂業小站,是鄭州市以社區服務中心為載體,提供政策推介、就業創業指導、求職登記、就業幫扶、職業培訓等精細化服務的就業平臺,助力勞動者在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享樂業。
走進中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樂業小站,創業就業宣傳冊被擺在顯眼位置,自助終端機搭建起求職招聘的對接通道,用戶只需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快速完成求職個人信息上傳或者招聘用工信息登記等。
鄭州經開區某餐飲公司招聘負責人楊林森說,餐飲企業人員流動性大,招聘有難度,樂業小站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登記用工需求,并通過組織招聘會、直播帶崗、微信群發布信息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服務模式契合餐飲企業用工特性,很有針對性。
雖然經開區企業多、居民多,但也面臨企業招工難與居民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經過慎重考慮,我們在人口密集的社區布局8個樂業小站,打造了‘15分鐘就業服務圈’,通過數字賦能全力破解就業供需矛盾,將樂業小站建設成為連接‘家門’與‘廠門’的民生橋梁,在復雜經濟形勢下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鄭州經開區組織人事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就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絲雨介紹。
樂業小站在鄭州市全面布局,類似服務舉措也正在全省各級開展試點推廣。今年以來,依托全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各級基層服務平臺,河南省建立完善“1+19+N”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全力推行“15分鐘就業服務圈”,零工市場、零工驛站、就業服務站在縣鄉村因地制宜規劃建設。
“我前些天逛街時發現小區附近多了家零工驛站,看到不少打零工的求職者在里面咨詢、登記。我剛好也要找工作,進去后在智能終端設備上查看用工信息,登記了個人信息。”6月27日,商丘市睢陽區居民柴靜講起一個星期前在金橋街道零工驛站的所聞所見,依然覺得驚喜。這幾天已有企業與她打電話溝通,她想多比較幾家再作決定。
商丘市睢陽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楊說,該區依托區級零工市場,打造了鎮街支點20個零工驛站、村社終端349個家門口服務站,通過三級聯動網絡實現了就業服務全域覆蓋。今年以來已發布用工信息3439條,開發崗位7370個,促成就業協議簽訂4685份。
這些就業服務平臺,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重構,更是對傳統就業服務體系的深刻變革。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今年全省已新改建336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指導各地改造建設零工市場或零工驛站1135個,基本實現縣(市、區)服務全覆蓋。
“河南省各地綜合考慮區位特點、人群特征、服務半徑,布局服務設施、人員隊伍等因素,致力于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就業困難群體傾斜,精準體現了施政溫度和力度。”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授孫兆剛說。
一份工作,一家生活。在就業途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遍布城鄉的就業站點以細致入微的服務模式,為廣大求職者搭建了與用人單位溝通的橋梁。
來源:河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