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夏日的成都錦江區春熙路街道南府街,行道樹上描繪著花朵的美麗圖案,樹池里繡球與茉莉競相綻放。路上行人從容穿過人行道,城管隊員彎腰扶起歪倒的共享單車。這幅和諧圖景背后,是成都啟動的城鄉人居環境“凈優亮美”專項行動,與春熙路街道“一街一策”治理碰撞出的火花。7月4日,記者走進這條承載著花卉綠植市場記憶和多所校園融合的老街,探尋從“管理洼地”到“共治樣板”的蛻變密碼。
沿街的花卉成為景色(陳靜 攝)
“花”開有序:柔性治理破解占道頑疾
上午九點,園藝店老板羅榮昌正將幾盆綠蘿挪進樹池劃定的黃線內?!耙郧罢麠l人行道都是‘戰場’,現在就像給花兒們劃了停車位。”他笑著擦拭寫有“街長”的臂章。這條200米長的街道聚集著12家花卉店鋪,春熙路街道鹽道街社區主任助理李惠的相冊里,存著整治前的照片:盲道被盆栽淹沒,進貨的三輪車橫亙路中,學生需側身通行。
“剛性執法治標不治本。”春熙路街道城管執法大隊組長陳健展示了他的工作日志,多起糾紛中主要來自占道經營。轉機出現在今年初的“洗臉行動”,社區搭建的“南府街共管大家庭”微信群成為破冰關鍵。“有商家抱怨‘花不擺出來誰看得見’,我們就想能不能既規范又引流?!?/p>
商戶輪值制度讓共治落地生根。每周由一家店鋪擔任“鹽值街長”,負責監督花卉擺放、單車整理等事務?!皠傞_始覺得是負擔,現在倒成了榮譽。”這周正在擔任街長的羅榮昌說道。記者了解到,南府街共創了的《商戶自治公約》,沿街商戶參與自治。這種“帶著溫度的管理”效果顯著,今年以來商戶自覺整改問題53項。
南府街街道現狀(陳靜 攝)
“鹽值”賦能:多元共治激活老街基因
“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花嗎?”此前,鹽道街小學美術老師帶著學生在樹池邊寫生,孩子們筆下的梔子花將成為下一季街區裝飾的素材。在春熙路街道黨工委的帶領下,由鹽道街社區、鹽道街小學、鹽道街中學、好客齋藝術館、圍合美術館等5家專業單位,“鹽值”商家街長、“熙情觀察員”、“小小城管”志愿服務隊等N個社會群體,組建“1+5+N”治理架構,這種參與感正是“1+5+N”治理架構的精髓——以社區黨委為核心,聯動5家專業機構與N個社會群體,讓老街治理既有專業度又有煙火氣。
藝術介入讓治理更具想象力。圍繞南府街設計的“鹽晶靈”IP正在優化中,之后將出現在井蓋彩繪、樹池圍欄上,成為聯結各方的文化符號。
美化團隊還以“四季花卉”為主題,為行道樹“披花衣”,替街心池“繪錦色”。南府街的好客齋文化館負責人陳建軍提供了繪畫,“在沿街的樹上勾勒出圖案,要讓每個改造細節都講得出成都故事?!?/p>
城管隊員在整理巡邏(陳靜 攝)
街巷有“理”:精管善治編織城市經緯
南府街中間的四川文投集團樓下,記者遇見正在整理單車的社區志愿者?!斑@里單車量大,地方小,過去經常出現亂停亂放現象,現在商家輪班巡查,半小時內保證清運。”
“街道里的電瓶車充電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丙}道街社區主任助理李惠指著街角的一處亭子,那里將安裝首批共享充電樁。李惠坦言,飛線充電曾是“最頭疼的安全隱患”,但單純禁止治標不治本。通過商戶議事會,最終確定“疏堵結合”方案:由社區協調電力擴容,商家自治小組負責選址監督。
如今,南府街已實現華麗轉身,街道整潔有序、美觀舒適,商業氛圍愈發濃厚。那些鮮艷花簇沿街擺放,不僅供商家售賣,還成為行人的拍照打卡點,這樣的景象既折射出老街的蝶變之路,也映出大城市治理中,剛性與柔性、傳統與創新交織的成都智慧。當治理從“獨角戲”變成“交響樂”,每一條街巷都能奏響屬于自己的動人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