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池州市始終將殘疾人就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通過政策扶持、技能培訓、模式創新、服務優化等多維度發力,為殘疾人搭建起廣闊的就業平臺,托起他們“穩穩的幸福”。截至2025年7月,池州市殘疾人就業工作交出亮眼答卷:全市1.39萬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占就業需求群體近七成,其中高校殘疾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從農村種養加工業到電商創業,從公益性崗位到信息化技能崗位,多元化就業形態正為殘疾人鋪就廣闊職場路。
拓寬渠道,政策搭臺打通就業“高速路”
池州市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就業服務體系,依托公共就業與殘疾人服務平臺推出“一站式”求職援助,實現登記、介紹、指導全鏈條服務。嚴格落實按比例就業制度,39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置69名殘疾人;創新將民營企業納入公益性崗位開發,8個兜底崗位為就業困難群體筑牢保障線。
技能賦能,特色培訓激活就業“內驅力”
以需求為導向深挖本地資源,組織“徽菜”烹飪、電子商務、農業種養殖等7場特色培訓,322名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政策支持16—65周歲未就業群體自主選機構參訓,免除初次技能鑒定費并發放每日50元生活費補貼,讓技能提升“零門檻”。
創新模式,多元載體打造就業“新樣板”
全市建成8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安置35人實現就近就業;九匯信息技術等2家企業開發數據標注、視頻剪輯等信息化崗位,集中吸納208名殘疾人,探索出數字經濟時代就業新路徑。此外,發放個人創業補貼322人次,建設10個“陽光大棚”、1個就業基地,支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并給予10萬元補助,從資金到場地全方位護航創業。
環境優化,服務升級營造就業“暖生態”
通過宣傳自強創業典型與扶殘助業事跡,全市形成理解、尊重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氛圍。殘工委成員單位建立“一對一”聯系企業機制,已解決15個用工難題;創新開發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平臺與“惠殘碼”模塊,整合12項涉殘服務實現“一碼通辦”,讓政務服務更便捷高效。
從田間地頭到數字職場,池州正以精準施策的溫度與創新機制的力度,讓殘疾人就業之路越走越寬,書寫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民生答卷。(池仁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