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薇這波官宣新身份,多少有點“劇情反轉的味道,畢竟去年那場巴黎奧運會小組賽一結束,女籃整個管理層可以說是“大洗牌,姚明卸任、王芳離隊、鄭薇下課,球迷們一邊惋惜一邊也有點看熱鬧的心態,結果沒歇多久,鄭薇又回到熟悉的廣東女籃主教練崗位,怎么看都像是“主角歸位——但別忘了,國家隊這邊才剛剛換了新帥宮魯鳴,輿論還沒消停,圍繞女籃的話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說鄭薇是功勛教練,這話不夸張,二十多年前她就在廣東扎根,拿過全運會冠軍、2019年跟廣東女籃捧過WCBA獎杯,后來去內蒙古也是冠軍收割機,常規賽第一、總決賽兩連冠,數據和榮譽都擺那兒,誰也黑不掉她的帶隊能力,甚至為能專心執教國家隊,鄭薇主動放棄高薪辭職,這份“為國奉獻的姿態,多少有點老派情懷,但在成績面前,這就是她的底氣。
可惜奧運失利,鄭薇背鍋下課,這劇情其實也不新鮮,中國女籃這幾年換帥比換戰術還快,從2022年徐利民下課,到鄭薇上任,再到現在的宮魯鳴,四年三任主教練,換得風生水起,球迷嘴里“吃老本的說法每年都在重提,問題是,換帥真能解決女籃的核心問題嗎,這就見仁見智了。
現在的廣東女籃,其實是處在一個極有機會沖擊冠軍的窗口期,俱樂部剛拿下六年后的WCBA冠軍,球員陣容和教練班底都算豪華,尤其是黃思靜,國家隊主力、俱樂部主帥雙重身份,28歲就能帶隊奪冠,這種“少帥當家的故事就算放在CBA都不多見,鄭薇回歸,俱樂部班底幾乎原地升級,廣東隊這回要是不沖冠,球迷自己都不信。
反觀主要對手,內蒙古女籃主帥楊贊剛剛官宣離職,球隊一時群龍無首,四川隊雖然有瓊奎爾·瓊斯和坎貝奇這樣的外援,但決賽被廣東女籃爆冷擊敗,哪怕新賽季請來法國籍教練和劉禹彤補強,整體士氣和穩定性還是存疑,這種情況下,廣東女籃的“奪冠賠率真的是肉眼可見地上升。
但說到底,外部環境再有利,球場上還是看臨場發揮,尤其全運會這種全國矚目的大賽,臨場變數太多,歷史上強隊陰溝翻船的例子還少嗎,所以鄭薇這次回歸,更多像是給廣東女籃加了一道保險,能不能穩住,還得看比賽當天的應變能力和隊員狀態。
而國家隊這邊,宮魯鳴的壓力顯然比以往任何一任都大,清理“二李一韓等功勛球員,重用新人,甚至把張子宇直接拉進國家隊而不是多打U19,輿論場上一下子炸鍋,質疑聲、支持聲對噴不斷,熱身賽4連勝,但外界始終不買賬,理由很現實——你新陣容到底能不能打硬仗,亞洲杯就是檢驗標準。
說白了,宮魯鳴現在是“左右不是人,用老將被噴不創新,用新人又被質疑不穩,聯賽和國家隊的備戰環境完全不同,別的國家隊熱身賽主力藏著掖著,我們全員“明牌上陣,這種信息差一到正式比賽很容易被針對,想靠賽前熱身賽判斷狀態,難度真不小。
從球迷視角看,女籃過去兩年其實成績并不差,除了奧運會那次滑鐵盧,亞洲杯、世錦賽都有高光時刻,但一場失利就換主教練,這種“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操作,難怪有網友說中國女籃是“擺爛式換帥,誰帶隊都像坐火山口,壓力山大。
問題來了,宮魯鳴能不能帶隊過亞洲杯這一關,鄭薇有沒有可能再度回歸國家隊,這種話題球迷已經聊了八百遍,關鍵還得看成績說話,如果新陣容真能打出氣勢,宮魯鳴自然會被點贊回懟,但要是又出幺蛾子,換帥風波估計還得重演。
其實,無論是鄭薇還是宮魯鳴,背后的問題還是中國女籃整體的人才斷檔,以及體制內外博弈的老毛病,主教練說到底只是冰山一角,體系建設、球員培養才是根本,靠頻繁換帥治標不治本,這點大家都明白,只是比賽一到,誰都忍不住拿主教練開刀。
最后一句話總結,現在廣東女籃勢頭正猛,鄭薇回歸讓他們更有底氣,但國家隊那邊,亞洲杯就是宮魯鳴的“期末考試,能不能過關,全靠臨場發揮,球迷也別光噴主教練,耐心等成績出來再下結論,這才算是懂球人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