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創新濃度、人才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楊浦區始終堅持“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的理念,積極推動高校周邊城市更新,形成了陳望道紀念館、大學路、NICE2035生活原型街等為代表的環高校更新案例。
近年來,楊浦積極推進環高校國際創新人文社區城市更新工作,成立了由職能部門、屬地街道、區屬平臺公司組成的工作專班,積極與各高校對接溝通,系統謀劃片區城市更新方案,以品質提升、人居環境、產業更新為抓手,全面梳理并啟動了片區城市更新系列項目。
其中復旦大學邯鄲路以南片區的首批14個更新項目,在復旦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率先亮相,不僅為百年學府獻上了一份厚禮,更讓“大學的城市”與“城市的大學”交融共生,描繪出人民城市的生動圖景。
1
核心區景觀“精雕細琢”
核心區綜合景觀提升項目是此次更新的一大亮點,其中包括了備受關注的經世書局東側口袋花園。該地塊占地超1800平方米,為復旦大學儲備用地,此前曾作為校內臨時停車場使用。根據城市更新方案,區校雙方通力合作,通過盤活閑置空間,將這里打造成集休閑、運動、活動為一體的社區共享空間,該處口袋公園還成為了周邊師生和居民直通國順路、國年路兩條馬路的快速通道。
此外,復旦大學政肅路體育場地圍墻也進行了通透式改造。昔日厚重的圍墻被更具設計感的欄桿或綠籬取代,打破了校園與社區的物理隔閡,實現視覺上的延伸與空間的共享。
2
道路交通“舒筋活絡”
國權路(政肅路-邯鄲路段)、國順路(政肅路-邯鄲路段)、邯鄲路(國權路-環島段)以及國定路(邯鄲路-四平路段)等4條道路的改造提升已完成。這不僅是路面的翻新,更是對街道空間的全要素提升,包括人行道、綠化、街道家具、交通標識的優化,使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適。
3
載體空間“點石成金”
在此次改造中,國順路402號閑置用房被更新為以“夢想盒子”為名的街角驛站,承擔復旦國際創新人文社區黨群服務站的功能。通過業態與功能的升級,為周邊注入文化服務活力。南苑餐廳底層被精心打造成“食書集”——一個集社區食堂、傳記圖書、文創合集為一體的社區公共空間,打造“煙火氣與書卷氣、人文景與科技流、時尚風與國際化”特色的國際創新人文社區。
環復旦、環同濟片區已納入楊浦區2025年城市更新單元,環上理工片區也已啟動更新方案研究。下一步,楊浦區將按照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要求,強化策源驅動,學城一體,構建“大學的城市、城市的大學”融通創新新格局,統籌研究環高校周邊片區功能的復合利用以及周邊社區、存量資源更新新模式,打造留存高校人文記憶、符合科創功能需求、具有活力開放包容的環高校創新街區,形成具有楊浦環高校特色的更新模式。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