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知道嗎?昨晚睡前刷手機,看到一條推送差點讓我從床上蹦起來——馬斯克要建黨了!
說實話,光這事兒就夠震撼了,哪想到特朗普更狠,直接撂話要把他趕回南非老家。奧巴馬和小布什也坐不住了,罕見地站在同一邊。
這到底咋回事?世界首富和美國總統掐起來,兩個前總統跳出來攪局,這戲還能怎么演下去?
作者-鹽
馬斯克特朗普,昔日好兄弟今天要拼命
說起馬斯克和特朗普,那可真是從蜜月到分手的經典案例。
還記得去年選舉時,馬斯克那叫一個賣力支持。不光砸了幾個億的真金白銀給特朗普助選,甚至放出豪言要給每個投特朗普票的人發一百萬美元。
特朗普當時也挺給面子,二進白宮后立馬任命馬斯克當政府效率部負責人。表面上看,這倆人真是"相見恨晚"的節奏。
但你別忘了,政治這潭水可比商場深多了。
轉折點來得特別突然。就在"大而美"法案即將表決的關鍵時刻,馬斯克突然翻臉了。他公開怒罵共和黨,還宣布要組建"美國黨",誓言讓支持法案的政客在中期選舉中付出代價。
更狠的是那個轉發事件。馬斯克轉發了一個帖子,說特朗普也曾是蘿莉島的座上賓,還暗示這就是特朗普不愿公布愛潑斯坦相關文件的原因。這簡直是往特朗普心口插刀啊!
特朗普的反擊也夠狠辣。他不僅威脅要收回馬斯克旗下所有補貼——要知道,那可是每年幾百億美元的真金白銀,還考慮直接把這位世界首富驅逐出境。
這哪里是政治分歧,分明就是撕破臉的生死決斗!
36萬億的坑,誰來填?
但你要問我,這倆人翻臉真的只是因為意氣用事嗎?那你就太小看政治這攤渾水了。
說白了,這一切的根兒還得從那份"大而美"法案說起。
先看看美國現在的窘境:36萬億美債像座大山壓在頭頂,財政赤字同比增長12%。華爾街的金融專家們都在發警報,說再不想辦法,"國家破產"就不是危言聳聽了。
特朗普上臺后喊了半天要削減開支,結果用了129天只砍掉1600億預算。這點錢對36萬億的窟窿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為啥砍不動?因為剩下的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奶酪——華爾街大佬、軍工復合體、能源巨頭,哪個是好惹的?
所以"大而美"法案實際上就是個妥協產物:給大企業減稅讓他們繼續"輸血",削減福利逼底層百姓乖乖給資本家打工。說得好聽叫"刺激經濟",實際上就是劫貧濟富的老套路。
這套玩法其實不新鮮。里根當年也是這么干的:減稅加削福利,把中產階級掏空,讓大企業賺得盆滿缽滿。40年過去了,美國的貧富差距創了歷史新高,底層白人連房子都買不起,只能靠阿片類藥物麻痹自己。
現在特朗普想故技重施,但時代變了。以前美國還能靠剝削全世界回血,現在中國崛起了,歐洲不聽話了,連中東的王爺們都敢跟美國叫板。蛋糕就這么大,既得利益集團要多分,底層老百姓就只能少吃。
而馬斯克呢?他看得比誰都清楚。特斯拉每年拿政府50多億美元的電動車補貼,SpaceX的NASA合同更是幾百億。特朗普一句"收回所有補貼",等于要斷他的財路。
不過話說回來,特朗普以為自己能一手遮天?那些建制派老爺們可不是吃素的。
奧巴馬小布什出山,這局勢有點意思了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兩位前總統一起發聲,這在美國政壇可不常見。
7月1日那天,奧巴馬和小布什罕見地手拉手出現在同一個發布會上。這倆人平時可是老對頭——一個民主黨,一個共和黨;一個反對伊拉克戰爭,一個發動伊拉克戰爭?,F在能站在一起,只能說明特朗普把建制派逼到墻角了。
表面上,他們是反對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決定。這個機構聽起來像是搞慈善的,實際上卻是美國建制派維系全球霸權的神經中樞。
別被"對外援助"這個名頭騙了。這機構成立64年來,表面上撒錢做慈善,背地里卻是策劃"顏色革命"、干預他國內政的專業戶。2014年烏克蘭危機,去年緬甸政局變動,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對美國建制派來說,這可是維護"美國霸權"的重要工具,比航母還管用。特朗普要解散它,無異于直接向整個建制派的根本利益宣戰。
更要命的是,這標志著特朗普和建制派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以前共和黨高層雖然討厭特朗普,但為了選票只能忍;現在連小布什這種"老共和黨人"都出來反水,說明特朗普已經把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
而美國軍方、情報機構、大企業這些"深層政府"勢力,一直對特朗普不放心。他們怕特朗普的"民粹"把美國搞亂,更怕他動自己的利益。
現在特朗普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一邊要對付馬斯克這個叛逃的金主,一邊要應付建制派的集體圍剿。他的精力、資源和政治資本都被嚴重牽制。
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這幫政客忙著斗來斗去,普通老百姓咋辦?
老百姓看戲,心里卻不是滋味
你別說,民調數據還真反映了點兒門道。
最新調查顯示,73%的美國民眾認為政治分化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這數字夠嚇人的吧?想象一下,10個人里有7個都覺得政客們的爭斗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這說明啥?
網上的罵戰更是一片混亂。支持馬斯克的主要是年輕科技從業者,他們覺得馬斯克代表創新和未來;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傳統制造業工人,他們相信特朗普能帶回就業機會。兩個群體在社交媒體上吵得不可開交,有時候比政客本人還激動。
但最讓人心酸的是那些真正的普通人。
加油站排隊的大媽關心的是汽油價格會不會再漲;超市收銀的小哥擔心的是這個月房租夠不夠;餐廳服務員想知道的是小費會不會減少。人家關心的是今天的面包會不會又漲價,而不是華盛頓的權力游戲。
更諷刺的是,不管馬斯克建不建黨,特朗普推不推法案,奧巴馬出不出山,底層民眾的處境都不會有根本改變。減稅的好處拿不到,削減的福利卻要承擔;政治獻金玩不起,選票的份量卻越來越輕。
國際社會也在看熱鬧。歐盟官員私下表達對美國政治穩定性的擔憂,日本政府關注這會對亞洲市場產生什么影響。連盟友都開始質疑美國的可靠性了。
全球股市也跟著遭殃。美股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3%,歐洲股市連帶下挫,特斯拉股價單日波動高達8%。投資者們都在觀望,生怕這場政治風暴會演變成經濟危機。
當美國精英們忙著內斗時,中國在看,世界在等。這種級別的政治撕裂,對任何國家來說都不是好兆頭。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帝國的統治集團開始內訌時,衰落往往就不遠了。
結語
老實說,看著這場鬧劇,我想起了一句話:政治就是一群人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讓多數人買單的游戲。馬斯克想當新貴,特朗普要保江山,建制派在做最后掙扎。
但你知道嗎?歷史上每次這種內斗,最后得利的都不是參與者。當美國精英忙著窩里斗時,外面的世界已經在悄悄變化。
你覺得呢?馬斯克這招"棄車保帥",到底是高明還是作死?
信息來源: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