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可以把你趕回南非”?特朗普對馬斯克做出威脅。之所以特朗普能說出如此過分的話,原因是因為馬斯克針對他主導的“大而美”法案,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并且聲稱將要重新成立一個黨派,讓那些支持該法案的議員全部滾蛋。
那么什么是“大而美”法案呢,為何該法案能讓兩人起如此大的爭執?
特朗普大力推動的這項“大而美”法案,是一項關于國家稅收與支出的法案,旨在對美國的稅收制度及其社會福利進行調整。
該法案的核心內容延續并擴展了特朗普在第一個任職期間,實施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政策。
預計將要在未來的十年內削減1.5萬億美元的政府支出,主要是從醫療保險和營養補助等社會福利項目上下手。
這些省下來的錢將被用于國防開支、保護邊境安全和打擊非法移民。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中包含了一些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條款,比如說取消電動汽車購車的補貼和支持化石燃料產業的發展,這也就是馬斯克為何強力反對該法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該法案以后,在美國國會進行了多輪激烈的辯論和投票,最終該法案在參議院以領先以兩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于2025年7月4日由特朗普簽署,并成為了正式法律。
法案的通過對于特朗普來說意義重大,他被視為鞏固共和黨內領導地位以及為后續施政掃清障礙的重要戰略行動。
該法案的支持者認為這可以促進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最后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些人一直主張通過簡化復雜的聯邦稅法,來減少企業和個人的稅務負擔,最后提高國家機器的運行效率。
另外還有一些支持者認為,將節省下來的錢增加國防預算,可以增強國家安全,以應對必要的國內外威脅挑戰。
而對于那些關于移民問題的人來說他們自然也是支持該法案的,因為加強邊境安全的條款,一直被他們視為是保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步驟。
然而以馬斯克為首的一批人,則對于該法案展開了激烈的批判。他們認為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再加上削減社會福利的開支會導致政府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長此以往下去在未來十年內美國赤字將增長3.3萬億美元。
而且削減醫療保險營養補助等社會福利項目,會對那些低收入群體造成極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幾乎都是靠著這些社會福利生存著。
還有該法案的不利于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條款,環保組織和關注氣候變化的人對此認為不利于生態發展,是令社會倒退的做法。
尤其是對馬斯克這類靠著新能源汽車來謀生企業家來說,該法案對他們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所以馬斯克幾乎是對該法案反應最強烈的一批人,稱特朗普為首的一批美國政府官員為了獲取政治支持,而出賣了國家利益。
要知道該法案可是取消了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支持,這對于馬斯克手下的特斯拉等長期依賴該補貼的公司企業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馬斯克甚至發下毒誓,如果該法案最終通過了的話,他將在第二天成立一個新的政黨,這個政黨將完全的代表人民的利益。
然后利用該政黨在下次的選舉中,通過一系列政治手段對于支持該法案的議員展開瘋狂的報復。
在推特等社交平臺上他也多次表達了自己的不滿,用諸如“債務奴役”這樣的詞匯來形容該法案,并誓言要罷免那些支持該法案的共和黨人。
馬斯克的反對不僅基于他對國家財政健康與個人政治理想的關注,同時也和他的企業利益密切相關。
他曾提到過白宮官員拒絕延長他擔任特別政府雇員的時間限制,以及NASA撤回了對馬斯克盟友艾薩克曼領導NASA的提名等事件,這些都是促使他公開反對該法案的原因之一。
然而馬斯克的這一系列行為被特朗普認為,是對他總統威嚴的嚴重挑釁。
甚至還提到由兩人創立的政府效率部,很有可能可以反咬主人,用來對付馬斯克,最后甚至威脅到要收回馬斯克旗下的公司曾享受到的政府補貼。
于是曾經關系如此密切的兩人,在總統大選上配合得如此默契的兩人 ,就這樣鬧得不可開交了,雙方誰也不想退讓。
由于這兩人的互掐行為,市場很快就出現了波動,特斯拉的股價應聲下跌超過了6%。
雖然說特朗普所謂的“將馬克思趕回老家”的言論不太切合實際,但是當她說出了這句話以后,就已經營造出了一種不太對勁的氛圍。
這也讓外界對于他真實目的的猜測一直沒有停下來過,到底是政治攤牌還是收割市場的雙簧戲,不同群眾對此有不同的見解。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馬斯克現在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他一邊得罪了共和黨,另一邊又因為收購推特等事件得罪了民主黨。
如果到時候這兩黨聯合對他展開打擊報復,那么他最終將陷入萬劫不復。
就當大家還在看特朗普和馬斯克的熱鬧時,美國的兩位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卻突然罕見的同時下場了。
他們同時對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決定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該機構成立于1961年,主要目的是通過提供技術、財政援助和其他資源,來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
USAID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其最終目的當然還是幫助這些合作國家,實現經濟高速發展。
當然USAID的工作也 通常必須要和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一致,會與其他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地方政府及私營部門合作,共同實施各種發展計劃和項目。
然而特朗普重新上臺以后,就開始著手解散了該機構,其給出的理由是該機構每年消耗了大量的美國財政,但由于其內部存在的長期的腐敗問題,所以沒有給國家帶來什么利益。
而且USAID的政策和他的“美國優先”戰略格格不入,美國優先強調將資源集中在國內,減少對外援助,尤其是對那些和美國關系并不太好的國家的援助。
特朗普政府認為USAID的很多項目,都沒有有效的支持美國的戰略目標 尤其是在對付中國的崛起上,效果微乎其微。
國家安全顧問也曾多次指出,USAID的許多活動與當前美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并不相符。
因此在財政赤字的壓力下特朗普政府,自然的就希望通過解散該機構 來節省預算開支,并將多出來的資源分配到其他更為需要的領域。
當特朗普成功解散該機構以后,也可以借此向美國社會彰顯自己作為總統強大執行力,最后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
不過在奧巴馬和小布什的眼里,該機構卻是美國向全球輸出價值觀 影響他國內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他們認為特朗普解散該機構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兩個來自不同黨派的美國前總統,這時候卻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呼吁要維持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力,反對特朗普解散USAID。
這下好了,馬斯克和特朗普的鬧劇還沒有結束,奧巴馬和小布什現在又要來摻和一腳了。
這場美國上層的精英大戰,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結束,是許多美國民眾心中的疑問。
畢竟在他們的眼中,這一系列政策只是他們在桌子上討論的一個小小的議題罷了,但是在這背后卻關乎著無數個美國底層人民的切身利益。
就像大美法案中的一項政策一樣,如果如果你做出什么異常的舉動,那就將有可能被當做“非法移民”被驅逐出境。
可以預見的是,美國的這場“宮斗”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結束,因為這背后涉及到了不同政治團體之間復雜的利益,如何處理好這些利益糾葛,是特朗普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
而馬斯克最終又能否成功逃脫特朗普的“毒手”,也是我們應該去關注到的一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